一直只聽聞最近影院有排《一步之遙》《微愛》等電影的檔期,有所期待的朋友們還趕去看了凌晨的首場,結果各位回來不是慨嘆歌舞段太長,就是對姜文埋坑太多看不懂表示無奈。疲勞中突然殺出一匹叫《智取威虎山》的黑馬——沒有大范圍宣傳,又是經典改編,關鍵是它簡單易懂,有人說他“沒有考腦子的敘事,不玩隱喻不搞升華,不會板著面孔故作姿態挑釁觀眾”,于是上映沒多久就輕輕松松占各大影院排行榜之首。除了對導演表示肯定,大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天時地利。
曾于 1986年上映的《刀馬旦》讓觀眾懂得了什么是好電影,也再一次奠定了徐克在導演界的地位。其故事構思之精巧,主角配角演繹的恰到好處,以及京劇橋段與劇情精彩的銜接,無一不證實其為當時那個既無特技又無高清畫質年代的上乘之作。
《刀馬旦》中喜愛京劇的白妞囿于女身,無法粉墨登場就被徐克用做了暗線:白妞為幫助花錦繡逃脫被當相公的命運而初次上臺,與湘紅被督軍青睞再次正式上臺,最后為了逃命與各兄弟姐妹在臺上正兒八經地唱完一出八仙過?!@些場景無一不是跟隨劇情在推進,一方面把眾人齊心偷出文件的故事不留痕跡地施展開來,而另一方面也盡顯其中三女子如“刀馬旦”般的英勇與剛強。
盡管徐克的電影有大量的巧合夸張,但仍無法阻擋他給觀眾講述一個個情節跌宕、扣人心弦的故事。觀眾的注意力已經不在他講的故事有沒有邏輯,夠不夠深刻,無厘頭就是他影片的一大賣點。而他最近幾部電影的武打片段又因為3D技術增色不少。這一次,他干脆把戰爭片也收入囊中,將之前的京劇唱段改成了壯觀的槍炮場景。情節線索十分明了,畫面一如曾經,干凈爽朗。
即便故事與京劇選段相重合,主旋律也已定調,但徐克的拍攝手法與以往十分相似,即運用慢鏡頭展現迅猛快速的驚險場景,一槍置地,絕不拖沓延誤。打虎上山的唱段被張涵予的身手敏捷取代;楊子榮進入匪窩臨危不懼的心態由喊黑話彰顯;抓住京劇中的小人物蝴蝶迷,只為突出座山雕的性格及匪窩里的驚和險,楊子榮處境的艱難……
三年一部威虎山,三十年又一出新京戲。徐克這個鬼才,耳順之年后又交一杰作?! ⌒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