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2013年,音樂很“熱鬧”。但人們似乎并沒有像記住李宇春、吳莫愁一樣記住今年的任何一位歌手。在各大節目輪番“懷舊”,聯唱經典時,打的是現今音樂創作者的臉。2012“好聲音”的神話,似乎造就了2013年音樂節目的捧殺局。而在年末,聞到“爸爸”腥味的廣告商,似乎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親子真人秀上。脫掉銅臭鐐銬的音樂節目似乎可以呼口氣開始搞創作了,但似乎也并不如此。
音樂節目遭“捧殺”,原創創新太稀缺
2013年,電視音樂年。上半年《我是歌手》掀起收視狂潮,在業界一片贊許中,幾大衛視和廣告商砸大力氣在音樂類節目上,欲再度復制第一季“好聲音”的輝煌。于是《中國最強音》、《快樂男生》、《中國好聲音》、《中國夢之聲》、《最美和聲》等多檔音樂節目扎堆暑期檔殘酷廝殺。過多同質化的節目內容不但讓觀眾胃口大減,亦直接導致廣電總局下文“限唱”。《全能星戰》等多檔節目受到直接沖擊。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3年度,全國各地衛視及以上電視臺各類以音樂表演為形式的大型節目超過二十檔。而與此紅火的表象不匹配的是,優質選手及音樂作品的嚴重稀缺,“選秀常客”與“經典老歌”并行。“在家看電視換臺,看來看去也就是那幾個選手在唱著差不多的歌,記不住。”有觀眾這樣吐槽。而僅有的幾檔音樂性較強的節目,也淹沒在龐大的音樂浪潮中。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音樂選秀節目,但無論是從造星質量和話題性上,都遠遜于2012年的“好聲音”。而一手創造了05年超女神話的湖南芒果臺,今年更是在“最強音”上折戟。音樂節目被過度消費,在“全民皆唱”后,是被商家逐漸捧殺的音樂市場創新窘境,是音樂界“無作品”“無特色”“無新星”的三無窘態。
專業原創無人識?“爸爸去哪兒”大救駕
專業性的音樂趣味,從來就不和大眾審美站在一邊。而需要時間和沉淀的音樂作品,則更是講究投入產出比的商家們抵觸的東西。這一點,很可能是制約音樂節目發展,并使其日益浮躁的一大原因。在音樂人和電視人共同意識到這一點后,《紅牛新能量音樂計劃》,以及即將到來的《中國好歌曲》都是音樂制作人真正走出書齋的好嘗試。而自2010年便開始進行的紅牛新能量音樂計劃,則是這方面的先行者。
從2010年開始,新能量音樂計劃便試圖讓小眾音樂人將自己的音樂趣味曝光在普羅大眾的目光下,并嘗試讓大眾們接受更多的音樂形式。以“選歌選作品”來代替“選人選表演”,可謂是相當具有先見之明。而張亞東、姚謙、林夕、陳珊妮等多位頂尖音樂人的參與監督,亦讓許多自住在小樓里的音樂創作者,打開了窗戶。在剛剛結束的新能量音樂計劃推介會李代沫專場中,一首《原來愛情沒有剛剛好》不但讓李代沫唱到失控破音。也讓這首誕生于新能量音樂計劃眾多投遞作品中的新歌面世后初露鋒芒,在中歌榜等多個榜單中成績斐然,網絡上也出現了以愛情沒有剛剛好為題的熱門微博話題,引領今冬的暖陽情歌潮。而譚維維的《坎兒》,黃媽的《一起來》等新歌,也以自身的獨特風格,被聽眾所喜愛。三年以來,新能量音樂計劃推送了包括逃跑計劃、梁曉雪、袁婭維、黃夕倍、白若溪在內的多位唱作全能音樂人。而包括在2013年大火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內的多首熱門單曲,也均出自于歷年的新能量音樂計劃選手之手。原創音樂人在經年后引領了新的音樂潮流,但可惜的是,新能量音樂計劃一直開著好頭,果子自己卻嘗不到,后來者也鮮少。
2013年底,“爸爸去哪兒”橫空出世,聞到腥味的電視商家已摩拳擦掌準備在親子真人秀上大干一場。而被過度關注和消費了數年的音樂類節目,也終得以回歸其音樂的本質。2013年末,紅牛新能量音樂計劃力邀趙傳、黃綺珊、楊宗緯、尚雯婕、譚維維等八位實力唱將,全國選歌,以原創作品為核心,向社會推介不同的音樂風格,亦是十分新穎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