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運城9月8日電 (李庭耀 楊秀文)初秋時節,暑氣漸消,山西運城聞喜縣后宮鄉三河口村600畝番茄已經豐收。從30多年前的“小打小鬧”到如今的“專業大村”,從單一的“賣果實”到“全鏈謀發展”,一顆番茄在這個藏于中條山脈的小村莊中,經歷了從“試種”到“品牌”的產業進化史。
三河口村600畝番茄田年產450萬公斤,年產值超2000萬元。 溫徐旺 攝走進三河口村的番茄產業成果展示區,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格外醒目:1992年,幾位村民在自家院子旁的幾分地里移栽番茄苗?!澳菚r就是想嘗嘗鮮,沒想到這果子特別爭氣,又甜又沙,周邊村民都來要苗?!?2歲的村民王存才回憶。
這次試種讓三河口村與番茄結下不解之緣。地處北緯35度的獨特氣候,加上山泉水灌溉、沙壤土種植,使這里的番茄擁有獨特口感。2015年,該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
“以前各家種各家的,客商壓價壓得厲害?!狈N植戶王建軍算了筆賬,加入合作社后,村里引進了“粉太郎”“金太陽”等10多個優質品種,邀請農業專家手把手教“起壟栽培”“膜下滴灌”等技術,畝產從3000公斤躍升到7500公斤,收購價也從每斤1.2元漲到2.8元。
如今,全村600畝番茄田年產450萬公斤,年產值超2000萬元,河南、陜西等地客商提前半年就付定金訂果。村里56戶脫貧戶全部參與種植,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村集體通過合作社服務、倉儲租賃,年經營性收入突破50萬元,昔日的“空殼村”成了全縣的“富裕村”。
一顆番茄在這個藏于中條山脈的小村莊中,經歷了從“試種”到“品牌”的產業進化史?!匦焱?攝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升溫,三河口村兩委意識到,單純賣農產品附加值有限,若能把“番茄田”變成“景區”,把“豐收季”做成“IP”,才能讓產業更有生命力。
為此,該村聯合圣火楠山生態農場,盤活閑置土地打造了“番茄主題樂園”。游客可以體驗從采摘到制作番茄醬的全過程,在“番茄美食節”上品嘗番茄比薩、番茄果凍等創意料理,還能參與“番茄疊疊樂”等趣味游戲。
“農旅融合不是簡單‘農業+旅游’,關鍵是找到結合點?!比涌诖妩h支部書記王平崗表示,“番茄是我們的核心IP,游客來是為了體驗‘番茄的快樂’,我們就把所有活動都圍繞番茄,讓大家記得住、還想來。”
在三河口村頭的荒地上,幾臺挖掘機正忙著平整土地。這里將建起占地50畝的番茄深加工產業園。“明年就能投產,到時番茄汁、番茄醬、番茄脯都能做,每斤能多賺3塊錢。”王平崗說。
為延伸產業鏈,破解“靠天吃飯”的難題。該村已申報深加工項目,計劃引進無菌灌裝、真空凍干等設備,產品將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
“我們村的番茄有了名氣,將打造‘三河口西紅柿’區域公共品牌。”王平崗介紹,該村正聯合農業部門制定種植、加工、包裝全流程標準,未來將統一品牌標識,讓三河口村的番茄從“特產”變“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