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益刊
2025年是中國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下稱“車購稅”)的最后一年,明年起將恢復征稅,但依然有優惠。
近期,新能源汽車明年繳納多少車購稅引起關注,一度上了熱搜。在中國境內購買汽車的單位個人需要繳納車購稅,但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國自2014年至今年底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根據2023年財政部等公布的《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這意味著2026年和2027年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個人和單位,將恢復征收車購稅,但依然可以享受減半征稅的優惠。目前車購稅稅率為10%,新能源汽車減半征稅意味著實際稅率為5%。
不過為了避免高檔豪華新能源車占用過多車購稅優惠資源,《公告》對明后兩年新能源汽車車購稅設置了最高限額,即每輛車減免稅額不超過1.5萬元。
車購稅一般按照購車方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不含增值稅稅款)為計稅依據,按照上述1.5萬元最高車購稅減免額計算,購車全部價款為30萬元。換言之,如果明后年購買一輛30萬元及以下的新能源汽車,需要直接按照5%繳納車購稅。但如果購車全部價款超過30萬元,需繳納車購稅額則為:按10%計稅后減去1.5萬元最高免稅額。
比如,某人明年購買一輛全部價款為5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需繳納3.5萬元(50萬X10%—1.5萬元)車購稅。
此前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上述《公告》稱,之所以采取1.5萬元限額,是考慮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明顯分化,市面上出現了一些高檔豪華車,個別新能源汽車的車型價位已經超過百萬元,應當避免高檔豪華車過多擠占稅收優惠資源,體現政策公平。
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壯大,相應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陸續退出,以促進企業自身發展,盡早實行市場化運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份,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823.5萬輛和1826.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3.2萬輛和8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8.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