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5月5日電 (宮宏宇 石睿)連日來攪動資本市場神經的美國加息計劃終于落地。當地時間周三,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0.75%-1.00%區間。
作為今年第二次加息,這也是自2000年來美聯儲首次加息50個基點之多。美聯儲還決定從6月1日開始減持美國國債、機構債務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最初減持額度每月475億美元,3個月后增加到每月950億美元。
一系列收緊貨幣行動將美聯儲抑制通脹的決心展露無遺。不過,多方分析認為,美國通脹短期內還將創新高,縮表帶來的貨幣量降低或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資料圖:一名顧客從美國加州圣馬特奧縣一家超市的雞蛋貨柜前經過。 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經濟衰退和通脹夾擊,美國進退兩難
美國已連續多月深陷高通脹泥潭,數據顯示,繼2月沖上7.9%的高位后,3月份美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擴大至8.5%創下40年來新高。國際原油價格維持運行在100美元上方,核心通脹超預期。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的高通脹率由俄烏沖突、疫情干擾供應鏈暢通和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等多重因素誘發。
而與此同時,2022年一季度,美國實際GDP年化環比下降1.4%,遠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9%,這是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經濟首次萎縮,也是表現最為疲軟的一個季度。
在“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夾擊下,美國進退兩難。不過,物價飛漲、民怨沸騰面前,收緊貨幣政策似乎成為美聯儲唯一也是必然的選擇。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向中新財經表示,相對于GDP增速,美聯儲顯然更在意居高難下的通脹水平,遏制通脹仍是影響美聯儲政策的首要因素。申萬宏源證券研究宏觀首席分析師秦泰認為,只有通過激進壓降需求,美聯儲才可能緩解薪資通脹螺旋。
因此,此前3月的加息會上,美聯儲就曾公布2022年內會有多達七次的加息計劃。本次宣布加息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未來會繼續考慮加息50基點。
那么,加息和縮表的“組合拳”能否撲滅美國居高不下的通脹率?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盡管短期加息和縮表靴子落地,美國高通脹壓力仍將貫穿全年。
李迅雷則認為,短期來看,美國通貨膨脹率在4月份可能還會延續上漲,創下新高。不過5月、最晚6月或許會開始回落,當然,回落過程會非常緩慢。
資料圖:美國紐約,民眾在時報廣場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點排隊檢測。 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美國資本市場演繹“鷹-鴿反轉”
盡管本次議息會標志著美聯儲加快推進激進的貨幣收緊政策,但其也有“溫和”的一面。
談到未來加息路徑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基本否定了后續加息75基點的可能,表示未來幾次會議加息50基點是大概率事件。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海外宏觀分析師崔嶸解讀稱,這一表態打消了市場對于激進加息的恐慌。
此外,針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鮑威爾會上再次繼續強調抑制通脹和美國經濟可以實現軟著陸。
如,關于通脹,鮑威爾認為目前通脹過高,未來仍可能超預期上升,美聯儲將盡可能確保通脹不會變得根深蒂固。關于就業,鮑威爾表示勞動力市場緊張,未來可能有更多人重返就業市場;工資仍在快速增長,但沒有看到工資-價格螺旋式上升。
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有實現軟著陸的好機會,沒有看到美國經濟衰退的跡象。
隨著會議對兩大擔憂作出回應,資本市場演繹“鷹-鴿反轉”。美股周三出現大幅反彈。截至收盤,道指漲2.81%,報34061.06點;納指漲3.19%,報12964.86點;標普500指數漲幅為2.99%,報4300.17點。大型科技股也出現普漲。
資料圖:美國舊金山街頭。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大幅縮表,美國資本市場將面臨更多風險
實體經濟方面,李迅雷認為,考慮到美國目前較低的失業率和較高的市場流動性,縮表和加息對美國實體經濟造成的沖擊有限。
“不過,隨著利率的不斷提高,相對敏感的美國資本市場會面臨更多風險。”李迅雷指出,過去十年,很多美國上市公司通過很低利率借錢來回購自己的股票并進行注銷,從而間接提高每股的收益率。在持續加息后,這些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將無法繼續實現低成本的套利,這將給美國股市帶來更多挑戰。
崔嶸也認為,縮表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需關注縮表導致流動性收緊給美股帶來的風險。
另,羅志恒預測,史無前例的加息周期將成為金融市場波動的來源,美債利率還將在實際利率的推動下繼續上行。未來10年期美債利率或將繼續向上突破3.5%。
在對國際外匯市場影響方面,李迅雷表示,隨著美元的加息步伐,美元指數也會上升,其他貨幣或將承壓貶值。
分析:美聯儲未來超預期緊縮政策可能性降低
李迅雷認為,美聯儲本輪加息和縮表周期預計將持續到明年年底。
而對于緊縮的推進節奏,羅志恒表示,會議聲明對俄烏沖突描述刪除“在短期內”的表述,表明地緣沖突及其衍生風險將對美國通脹帶來持續影響;強調高度關注通貨膨脹風險,顯示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意味著美聯儲未來的政策還將保持靈活性,美聯儲未來緊縮的節奏可能會跟隨經濟數據調整。
招商基金也分析稱,后續通脹的拐點是美聯儲緊縮政策的核心,大概率不會出現超預期的緊縮政策。
資料圖:福州市江陰港 中新社發 張政榮 攝對中國影響幾何?
羅志恒告訴中新財經,美聯儲加快收緊貨幣,將通過貿易往來、資本流動、匯率波動等多種渠道對我國產生外溢效應。
在羅志恒看來,美聯儲接下來還將繼續抗通脹持續加息,美元指數或將維持強勢,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可能仍將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
“一是美國加息后外需放緩,我國出口面臨下行風險,國內穩增長壓力增大;二是資本流出影響國際收支平衡,增大匯率貶值風險;三是避險情緒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國內金融市場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四是個別行業基本面和融資條件變差,或引發美元外債償債風險。”羅志恒說。
政策方面,李迅雷指出,美聯儲加息也會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的貨幣政策的空間。目前,中國的通脹壓力也在上升,限制了應用價格政策來進行調節的空間。未來中國將更多依賴降準、再貸款和公開市場操作等數量工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