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5月6日電 (記者 黃藝)記者6日從海南省官方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省禁塑辦日前印發《海南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在健全政策法規體系、綠色包裝、綠色會展、塑料替代品等方面提出多項任務和措施,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海南是全國首個實施全域禁塑的省份。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伍曉紅表示,禁塑工作是塑料污染治理的“排頭兵”,針對的是造成塑料污染問題中量大、風險大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而《行動方案》是“主力軍”,針對涉及塑料污染各重點領域采取措施。
伍曉紅介紹,《行動方案》明確了五個方面的工作目標:
一是健全塑料污染治理法規政策體系。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蓋全面、路線合理、措施得當的塑料污染治理法規政策體系的目標。
二是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提出到2025年,商場、超市、醫院、農貿市場、酒店、公共機構等重點場所和領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幅減少,零售、電子商務、外賣、快遞等領域塑料包裝減量和替代制度進一步健全,替代品技術、產業鏈和供應鏈進一步完善。
三是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提出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完善,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回收體系進一步融合,農業塑料投入品進一步減量和替代。
四是開展重點區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目標是在重點水域、重點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的歷史遺留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
五是強化監督執法和宣傳,提出要落實生產、運輸、銷售、儲存和使用全過程責任主體監管職責,同時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塑料污染治理輿論氛圍的工作目標。
海南省商務廳相關官員表示,“十四五”期間海南將推動發展再生資源“互聯網+回收”模式,通過大數據實現可回收物的資源再利用。
“塑料污染產生出現在全社會的各個領域,治理塑料污染需要每個人的參與。”伍曉紅呼吁,商家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農民參與農資的塑料廢棄物回收,旅游、快遞、餐飲、會展業等使用生物降解、竹木制品等替代品,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禁塑、宣傳禁塑,共同保護海南綠水青山、碧海藍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