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5月8日電 題:廣東經濟堅韌前行 先進制造業釋放新動能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在廣東省肇慶市,完成生產線技改升級后的小鵬汽車項目,產能達到800臺/天,今年前3個月產值達80.68億元,同比增長168%。
在深圳、東莞、上海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肇慶市方面協調解決小鵬汽車供應鏈上的40多家企業復產復供事宜,助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內的先進制造業,正為廣東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
去年,廣東GDP達12.4萬億元、全面超過韓國。今年以來,廣東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龐大經濟體量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廣東GDP總值近2.85萬億元,同比增長3.3%,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今年一季度,先進制造業對廣東工業經濟發揮支撐作用。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稱。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東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4.3%。從產品產量看,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189.6%,產量占全國比重16.2%;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4.1%,產量占全國比重32.5%;此外,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同比增長26.2%。
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廣東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4.8%,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54.1%,先進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3.1%。對此,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謝寶劍認為,這顯示出了廣東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
今年一季度,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均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正增長。珠三角核心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特別是深圳(2.3%)、東莞(3.6%)在疫情防控壓力大的情況下,均實現工業增加值正增長。
作為廣東工業大市,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走在了前列,一大批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變革。
在佛山順德區的家電企業格蘭仕集團工廠內,流水線上的機械臂揮動作業,一個個貨柜不斷被運往港口……“今年一季度公司自主品牌出口同比增長超過30%,目前訂單排到了6月份。”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稱,有信心應對挑戰,實現全年穩定增長。
2022年,從智能工廠到開源芯片,格蘭仕將加快創新提速,全面推動增資擴產。其中,新增的6條洗碗機自動化生產線,計劃在5月投入使用;按日產15萬臺產能推進微波爐增資擴產,新增微蒸烤全產業鏈智能制造生產線。
來自廣東省工信廳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廣東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截至3月底累計推動超2.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62.5萬家中小企業“上線用云”。
當前,受內外部環境超預期影響,廣東經濟穩增長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材料價格上漲、外貿訂單減少、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日前,廣東接連出臺《廣東金融支持受疫情影響企業紓困和經濟穩增長行動方案》《廣東省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干措施》等文件,打出政策“組合拳”,精準助企紓困,為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經濟韌性強、成色足、潛力大,邁開了高質量發展步伐,勢必也會為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帶來更多的暖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