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 (高東輝 徐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五子”聯動的第一“子”。北京海關緊扣“三城一區”主平臺,實施簡單證、優流程、提時效、降成本“四輪驅動”,全力推動北京市高精尖產業快速發展。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經開區”),北京海關所屬亦莊海關始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聚焦區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等主導產業,為區內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量體裁衣式”服務。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經開區實現進出口總額432.6億美元,同比增長6.7%。
急企業所急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地方經濟發展的軟實力,亦莊海關在為企業辦事便利上下功夫,大力推廣線上接單、自主打印、網上核查等措施,從“能辦”向“好辦”轉變。
“我們公司進口的生產用原材料在口岸海關不具備抽樣送檢條件,同時受國外疫情影響,公司物料采購困難,若原材料無法及時到廠,可能會造成產線斷料,產生巨大經濟損失。”北京某液晶面板企業物流部部長崔瑩介紹說。
亦莊海關在知曉這一情況后深入了解企業需求,研究制定幫扶方案。對符合條件的進口貨物積極協調、主動對接口岸海關,采取轉目的地到廠查驗的模式,成功解決了企業進口難題。
崔瑩表示,亦莊海關不到一周就幫助公司解決了這一問題。目前公司原材料進口順暢,保障了順利生產,一季度實現了穩定增長。
在既有政策的基礎上,亦莊海關還積極走訪轄區內重點企業和困難企業,“一對一”精準了解企業需求,為困難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實際幫扶,助力轄區重點產業高效發展。
亦莊海關查檢二科科長徐馳介紹,該關主動服務,急企業所急,有效解決了進口貨物在口岸無法實施取樣送檢的難題。今年以來已驗放企業進口設備及生產用原材料近30批次,貨值超1億美元。
圖為北京海關所屬亦莊海關關員與企業產線負責人就CT產品交流調研。 亦莊海關供圖提速再提速 特殊物品“即驗即放”
“點擊‘申報’按鈕,發送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申請還不到1分鐘,就能收到確認回執,實在是太方便了。”北京某信息技術公司進出口部經理田愛青對減免稅快速審核帶來的便利贊不絕口。據悉,海關現在推出的減免稅快審模式不僅可以做到申請表及隨附單證一鍵導入快速申報,還能對符合條件的貨物實現“秒審出單”。
田愛青介紹說,以往公司辦理《征免稅確認通知書》往往需要幾個工作日,現在海關開通了快審功能,急缺的原材料能隨時進口,即時通關,對企業的幫助非常大。
近年來,北京海關加大通關改革力度,從智能審批到“一站式”查驗,多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壓縮通關時間,切實讓企業感覺到省時省力。
“在疫情環境下,我們公司生物醫藥外包服務業務的進口量不斷攀升。亦莊海關在‘南平臺’采取‘一站式’查驗的方式,通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極大降低了通關成本。”安諾倫(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朋輝說。
“中關村國際生物試劑物流中心”(簡稱“南平臺”)是全國首家海關特殊物品集中查驗場地。亦莊海關關長孟伯宇介紹,為最大限度節約企業時間成本,該關依托“南平臺”創新開展生物試劑集中查驗,實現了貨物“即到即驗”“即驗即放”,為北京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全力支持。
享降稅紅利 企業獲得減負“禮包”
結合轄區先進制造業集中的產業結構特點,亦莊海關深入開展稅政調研工作,積極為重點特色行業爭取優惠稅收措施,為企業減負增效。
“CT機進口零部件稅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成本。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CT機的整機稅率已經降稅了,我們生產所需的進口零部件是否也能降?”抱著試試看的想法,2018年9月,航衛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關務總監秦曉磊來到亦莊海關咨詢。
在接下來的三年里,亦莊海關與北京海關關稅處一起,不斷實地探察調研、收集數據,對CT機行業進出口情況充分研究分析,最終選取CT機的核心零件——“閃爍體”“準直器”作為突破口,反復修改完善稅政調研報告,優化降稅建議。
2021年12月底,國務院稅則委員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2022)》中,“準直器”和“閃爍體”兩項商品稅號的進口暫定稅率由原來的5%降到3%。
秦曉磊說,這兩個零件每年能給企業節約成本至少300萬元。這次降稅讓公司看到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CT機行業的發展機遇。下一步,公司將加大國內產線布局,發力全球中高端CT機市場。隨著未來中高端CT機產線擴產,預計所享受的零件降稅紅利可達千萬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