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5月9日電 題:柴達木盆地“黃蘑菇”撐起牧民“致富傘”
作者 孫睿 王奕蘇 扎西卓瑪
黃蘑菇是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天峻縣特色農產品,因其肉質肥厚、細嫩脆鮮、營養豐富而廣受當地人喜愛。
往年進入夏季,黃蘑菇便會伴著雨水,如春筍般“露頭”,這時牧民便會結對搶收山上的黃蘑菇進行兜售,對牧民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但黃蘑菇存在采摘期短、常溫難以貯存等問題,如何黃蘑菇實現規模化采摘、儲存和銷售,延伸產業鏈條,依托黃蘑菇實現富民增收,始終困擾著當地群眾。
自鄉村振興啟動以來,天峻縣陽康鄉瞅準這一機遇,因地制宜,爭取2020年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示范村項目資金50萬元實施了恰浩爾村黃蘑菇烘干加工項目,通過采購烘干機、包裝機等設備,成功建設了一間黃蘑菇加工廠房,并將采購的黃蘑菇進行烘干加工后真空包裝出售。
就是這一年,陽康鄉聘請從事多年畜牧經營的多日吉加擔任朗清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采購了55公斤初級黃蘑菇,經過加工后在全縣各商超進行“鋪貨”銷售。
“我們把從牧民手里采購的黃蘑菇及時完成清洗、晾曬、烘干包裝后進行銷售,以前大家只有夏天才能吃到黃蘑菇,現在把黃蘑菇加工好了,不僅可以長期保存食用,還可以把咱們的特產銷售到各地。今年我們擴大了生產規模,現在就盼著雨季來臨,給我們帶來豐碩的收獲。”多日吉加笑著憧憬著未來。
為了擴大生產規模,陽康鄉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于2021年爭取并整合175萬元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援青資金,進行廠房改擴建,將黃蘑菇加工廠搬遷至縣扶貧產業園內,改擴建后的黃蘑菇加工廠廠房面積386.2平方米,包括前處理車間、車間、保鮮庫、烘干車間、包裝車間、成品庫、化驗室,同時配備了黃蘑菇烘干機、切塊機、清洗機、封口機等設備,達到了食品級凈化車間標準。并推出黃蘑菇醬等特色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了集黃蘑菇收購、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目前,正在辦理SC認證手續。
“2020年我們通過少許烘干實驗,每7.1斤新鮮黃蘑菇可以烘干出1斤烘干黃蘑菇,根據現有設備,每天可以烘干3000斤黃蘑菇,項目建成投產后,能夠帶動15名本地牧民擔任工廠車間工人,從事收購、運輸物流、裝卸、倒包、碼垛以及產品運輸等工作,實現每人每年增收3萬余元。”陽康鄉鄉長葉西卓瑪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