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5月12日電 (楊子煬)近日,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高質量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若干措施》,從貨物貿易、招商引資、境外投資、服務貿易、跨境電商、國際合作、金融服務等方面提出24項具體措施,助力天津相關產業和企業加快適應更加開放的區域市場,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若干措施》提到,天津將為進出口企業提供關稅籌劃等咨詢服務,指導企業充分享受優惠關稅,使其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結合產業特點,推動擴大天津精細化工、紡織服裝、家具、金屬制品、中藥材等優勢產品出口,并擴大汽車零部件、通用機械設備、計量檢測分析儀器、中高端鋼材、醫療器械等實施關稅減讓的產品進口。并鼓勵企業用好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自主聲明便利化措施。
據悉,RCEP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前4個月,天津海關簽發了約980份RCEP原產地證書,涉及出口貨值3.5億元;同期,天津關區RCEP項下享惠進口貨值達11.5億元,可享受關稅減讓近2000萬元。
通過RCEP,我國與日本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天津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天津對RCEP貿易伙伴累計進出口687.4億元,其中,與韓國和日本的貿易額占比達50.5%。根據《若干措施》,天津將擴大對日貨物貿易規模。針對關稅減讓幅度較大的商品,建立進出口重點商品和企業清單,擴大優勢產品進出口規模。
與此同時,天津將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擴大跨境電商、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規模。支持企業借助跨境電商平臺等拓展國際市場,圍繞汽車及零部件、自行車、地毯等天津優勢產業,鼓勵傳統企業利用線上營銷手段完成品牌化、數字化轉型,提升品牌市場認知度和產品附加值。
RCEP為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帶來機遇。天津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赴RCEP成員國拓展投資合作,利用好RCEP關稅待遇差距以及部分國家的成本優勢。《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推進與日本在特色項目方面的合作,引進特色康養產品制造項目,高水平建設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范區,將其發展為健康產業創新區、健康生活先行區、國際合作示范區。同時,發揮天津在蔬菜、水稻和畜禽種業的科技優勢,引導天津企業在東盟成員國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促進農業企業、產品和技術“走出去”。
依托自貿試驗區,天津將構建中日韓自貿區戰略先導區。對接我國在RCEP中對日本和韓國投資、檢驗結果國際互認、原產地聲明制度、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相關承諾,在天津自貿試驗區率先開放和創新,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進行風險壓力測試。并加強與日本、韓國相關地區和仁川等特殊經濟區域在醫療美容、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合作,打造國內國際雙向循環的資源配置樞紐,促進中日韓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分銷網絡的調整和重塑。
天津還在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推出了系列措施。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何智能表示,立足天津的產業、貿易、政策等優勢,《若干措施》將推動天津相關產業發展,同時有助于加快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