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5月24日電 (記者 梁婷)截至目前,湖北人才資源總量911.5萬人,該省“兩院”院士達81人,高層次人才總量居全國第一方陣。在24日召開的中共湖北省委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煒介紹上述消息。
湖北是科教大省。數據顯示,該省各類高校129所,科研機構3687家,國家重點實驗室30個,高新技術企業14560家,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居全國第8。
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用人單位反映的重點問題,湖北相繼出臺改革文件進行突破,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王煒介紹,目前,湖北在全國率先出臺保障和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的指導意見,已向124所高校、2家科研院所、3個自貿片區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在湖北實驗室開展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在全國率先推行人才評價動態“注冊制”“積分制”;在湖北自貿區試行高端人才個稅獎補政策。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湖北實施“楚天英才計劃”。2021年首批遴選135名優秀青年人才,推動9家湖北實驗室高效實體運行,9家湖北實驗室成立1年多時間,已集聚51位院士、1195名科研人員。
聚焦“光芯屏端網”、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優勢領域,該省組織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北斗心臟”星載銣原子鐘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聚焦服務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累計選派6500余名科技人才進企服務,解決技術難題;聚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引導省內外24.2萬名醫務人員和專家團隊,在醫療救治、防疫控疫、科研攻關、科學普及等方面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湖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啟紅介紹,湖北加快急需緊缺人才培養,以集成電路、生物育種、公共衛生等領域為重點,2017年以來,全省高校新增相關博士點53個、碩士點201個。2022年,全省高校畢業生54萬人,為湖北輸送一大批高層次創新型、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