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5月25日電 交通運輸部25日在其網站公開了《2021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及相關評讀。
數據顯示,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兩年平均增長5.6%,發揮了重要的穩增長作用。分結構看,鐵路完成投資7489億元,規模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公路完成投資25995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西部地區公路投資占比為45.3%、全國832個脫貧縣公路投資占比為29.2%;水路完成投資1513億元,增長11.4%;民航完成投資1222億元,增長13.0%。在投資的支撐帶動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完善。
評讀指出,物流供應鏈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其中,國內物流供應鏈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年完成營業性貨運量521.6億噸,比上年增長12.3%,兩年平均增長5.7%。其中,鐵路貨運量比上年增長4.9%,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比上年增長9.8%;公路貨運量比上年增長14.2%,高速公路貨車流量比上年增長6.0%;水路貨運量比上年增長8.2%,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55.5億噸、比上年增長6.8%;民航貨運量比上年增長8.2%,民用運輸機場貨郵吞吐量比上年增長10.9%。快遞業務量完成1083億件,比上年增長29.9%。
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暢通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全年中歐班列開行量達15183列,首次站上1.5萬列大關,比上年增長22%。公路水運口岸繼續實行“貨開客關”政策,國際道路貨物運輸保持總體穩定,全國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47.0億噸、增長4.5%,其中煤炭外貿進港量大幅增長21.3%,原油、鐵礦石外貿進港量與上年基本持平、規模保持高位,完成外貿集裝箱吞吐量1.6億標箱、增長7.5%,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集裝箱發送量57萬標箱、增長57.5%。民航開行國際貨運航班20萬班、增長22%,國際航線貨郵量完成266.7萬噸、增長19.5%。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完成21.0億件、增長14.6%。
數據還顯示,公眾出行結構持續變化。從出行總量看,營業性客運量持續下降、城市客運量穩定恢復、私家車出行逆勢增長。全年完成營業性客運量83.03億人,比上年下降14.1%,兩年平均下降31.3%。完成城市客運量993.8億人,比上年增長14.0%,但兩年平均仍下降11.9%。同期,私家車出行逆勢增長,監測數據顯示,全年全國高速公路9座及以下小客車流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兩年平均增長達3.7%。
從城際間營業性客運看,選擇高鐵、民航等方式出行比重進一步提高。全年鐵路、民航客運量實現恢復性增長,比上年分別增長18.5%和5.5%,而公路客運量規模進一步收縮,比上年下降26.2%。受此影響,鐵路、民航客運量占營業性客運量比重進一步提高至36.8%,較2020年、2019年分別提高9.6個和12.2個百分點。
從城市內出行看,各運輸方式客運規模逐步恢復,軌道交通占比持續提升。全年公共汽電車、巡游出租汽車、城市軌道交通和客運輪渡客運量比上年分別增長10.6%、5.4%、34.9%和30.5%,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增長更快,規模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占城市客運量比重為23.9%,較2020年、2019年分別提高3.7個和5.2個百分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