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7月11日電(記者 李姝征)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助力經濟加快恢復重振。記者11日從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浦東6月新設市場主體數基本恢復至常態水平。
2022年3月15日以來,浦東持續深化實施2022年頒布的首部浦東新區法規——《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通過從行政“許可”到行政“確認”的重大調整,邁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浦東通過確認制方式共受理登記各類市場主體7000余戶。6月浦東新設各類市場主體3079戶,是5月的4.2倍。
以往,市場主體在修訂公司章程或內部高管人員出現變更時,均需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備案登記。《若干規定》推出后,“將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市場主體登記聯絡員以及外商投資企業法律文件送達接受人”等系列高頻備案事項調整為“市場主體自主公示”事項。目前,市場主體在相關事項變動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可自行在“一網通辦”平臺填報調整信息,無需再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備案登記。
2022年6月,東芝電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公示第一時間完成了監事備案登記。該企業的投資方為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在全球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半導體產品和存儲產品等銷售中心和研發基地。
此次因企業管理層調整,急需變更監事。根據《若干規定》,企業原先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一份都不需要,在網上即可完成監事備案的自主公示。
“真的很方便,”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完成自主公示的第二天,就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到了新監事的信息。
《若干規定》首創性提出,在股東登記確認環節不再收取轉讓協議;除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伙人、投資人)登記外,辦理住所、經營范圍等事項變更時,不再收取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等文件,相關內部管理材料由市場主體自行留存備查。后續,登記機關則針對相關留存文件的合法、準確、完整性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督促指導市場主體強化主體責任,依法經營管理。
原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位于張江的生物醫藥企業,主要從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的研發工作,已先后獲得多輪融資。
原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孫巍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4月初,因經營發展需要,企業急需密集調整股權架構及經營范圍。但當時恰逢疫情期間物流管控,16名股東分布在中國各地,已經簽署的文件無法在第一時間快遞至企業。
經向登記機關工作人員咨詢,企業立即按照確認制的要求,在免于提交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等材料的情況下,5月至6月間連續完成3次股東變更和1次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沒想到通過確認制可以這么快完成所有調整,這為我們下一輪融資有序順利進行爭取了充足的準備時間。”孫巍巍說。
另據此間官方表示,浦東在加快實施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的同時,還持續釋放“立法紅利”,落實好2021年11月起施行的首批浦東新區法規之一——《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主體退出若干規定》,積極暢通市場主體退出通道,目前已有1107戶企業順利退出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