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7月12日電 (陳心儀)記者12日從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以來,該省財政統籌資金504.17億元(人民幣,下同),推動開展“四減四增”行動,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實施海洋、濕地、礦山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等,助力污染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支持生態環保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生態環保產業,既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也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葛為硯在會上介紹說,該省高度重視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堅持市場導向、強化機制保障、推動創新發展。其中,制定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這是全國首個專門針對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省級金融支持政策,從建立推進機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支持模式等6個方面提出17條具體措施,明確為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環保產業設立100億元再貸款專項額度和50億元再貼現專項額度。
同時,山東建立省級環保金融項目庫,將參加生態環保產業統計調查的3000余家環保企業全部納入金融輔導,符合條件的享受相應利率、期限等優惠政策,已為有融資需求的環保企業融資20多億元。葛為硯表示,山東堅持走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通過全面建設美麗山東,讓優美環境和越來越多的“生態紅利”轉化為營商環境吸引力,成為地方招商引資的硬實力,吸引更多高質量項目和資金人才聚集。
葛為硯表示,山東通過組織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環保管家、“環境醫院”、EOD模式等試點,不斷提升環境治理市場化、專業化水平。大力推進清潔生產,開展整體清潔生產審核試點,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已連續3年超過1000家,推動企業每年投入60億元以上的資金用于清潔生產改造。同時深入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對新命名的生態工業園區最高給予300萬元獎補,推動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級利用、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處置。
葛為硯稱,山東明確提出對EOD模式試點予以金融支持。前期,已將國家級和省級EOD模式試點項目全部納入省環保金融項目庫,并通過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推送給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共同支持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該省已有國家級EOD模式試點項目5個和省級試點項目4個,項目總投資達到330億元以上。此外,該省啟動省級EOD模式試點,既有全域推進模式,也有重點推進模式,還有特色發展模式,涵蓋多要素、多領域、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框架已基本形成。
據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袁培全介紹,該省貢獻財政力量,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環保發展,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撬動作用,用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廣泛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環保領域。截至目前,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累計投資綠色低碳相關項目306個,投資金額380.3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融資1364億元;納入國家PPP項目管理庫的生態環保類項目55個,投資額528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資482億元。
山東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孟繁華介紹說,山東實施工業技改提級2022年行動計劃,做好“提”的文章。今年上半年,山東聚焦化工、機械、冶金、建材、紡織、食品等優勢產業,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8000余個。截至目前,累計培育國家綠色工廠223家、綠色設計產品313種、綠色工業園區13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8家,創建省級綠色工廠202家。
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統計,2020年,山東環保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環保產業產值居全國第五,比上年度提升9個位次,生態環保產業已成為山東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