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隨著上市險企紛紛披露前6月保費數據,以及保險行業前5月經營情況出爐,今年上半年保險業發展情況逐步揭開面紗。
上市公司往往是保險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從上市壽險公司表現來看,整體呈現觸底反彈趨勢,但態勢還不穩固。財險業務持續穩定增長態勢,增長速度較快。
數據顯示,2022年前6月,中國人壽保費收入下降0.66%、太平人壽保費收入下降0.5%,平安壽險加健康險業務下降2.3%。人保壽險和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長較快,分別同比上升12.3%、18.8%。
從6月單月保費來看,目前已經披露保費收入的上市險企中多數保持正增長。其中,中國人壽保費增長7.65%,自2月份以來持續正增長。此外,平安壽險加健康險業務同比下降1.72%,降幅略有收窄。
代理人渠道轉型逐步落地、規模型產品熱銷以及銀保渠道發力,或為壽險公司保費改善的主要原因。但是,受到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壽險新單及新業務價值增長仍存在不小壓力。
從上市財險公司表現來看,人保財險前6月保費收入增長9.9%,與前5月保費增速大致相當。不過,人保財險6月單月實現保費收入539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月繼續回升。平安財險前6月實現保費收入1467.92億元,同比增長10.11%,其中6月單月增長達17.87%。太平財險前6月保費收入增長2.2%,增速較前5月略有提升。
財險復蘇態勢在前5月已經有所顯現。車險市場恢復增長是財險公司保費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非車險業務亦維持穩健增長。以人保財險為例,今年6月,人保財險車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241億元,同比增長8.8%,二季度以來增速持續改善。同時,人保財險6月實現非車險保費收入增長10.1%。
從行業整體業績表現來看,2022年1~5月,保險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4萬億元,同比下降0.63%,降幅較前4月有所收窄。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1.9萬億元,同比下降2.25%;財產險保費收入5188億元,同比增長5.79%。
興業證券分析,短期內大眾客群新單銷售、代理人渠道仍有壓力,長期結構性機遇在于中高端市場和長期儲蓄型保單及養老產業鏈。
從財險表現來看,經過一年的逐步消化,車險綜改的調整影響已經基本釋放,與此同時,新能源車車險快速增長、汽車銷售恢復向好等因素推動車險業務恢復增長。車險走出轉型低谷和非車險穩健增長的雙重影響,帶動財險公司業績穩步增長。同時,市場競爭趨于激烈,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
長江證券認為,行業正處于深度轉型期,下半年主要關注資產端修復機會,中長期看好產品服務創新。在下半年負債端維持弱復蘇的判斷下,當前行業機會主要來自資產端改善所帶來的估值修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