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和科學技術獎頒獎暨公路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中新財經 葛成 攝
中新網7月20日電 (葛成) 未來10年,交通建設將會展現出怎樣的遠景?數字化時代,公路建設又將展現出什么樣的優勢?在7月19日舉辦的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和科學技術獎頒獎暨公路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多位專家與學者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在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看來,廣大公路建設行業從業者必須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他提出,要明確任務,落實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鼓足干勁,推動公路建設發展取得新成就;勇于擔當,抓住公路新基建與數字化新機遇;創新驅動,塑造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周紀昌則表示,要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新發展階段對公路建設行業的新要求,著力繪就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藍圖;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著力提升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質效;要注重工程建設的質量提升和安全發展,著力厚植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態勢。
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永林在線上致辭中表示,此次會議既是激發行業創新合力、加強前沿基礎推廣、促進先進成果經驗交流的良好契機,是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具體行動。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原巡視員于勝英在《未來十年交通建設資金需求與供給分析及政策建議》為題的主旨報告中,解讀了未來10年交通建設的若干遠景。他表示,未來10年交通建設呈現兩大基本特征,第一個就是建設成本上升,資產收益下降。第二則是公益性項目建設將上升為主要地位。而在資金方面,于勝英預測,未來10年,交通建設的資金需求總規模在36-37萬億元。
此外,會議還表彰了近兩年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和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人員,共54項工程獲2020—2021年度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1048人獲“優秀項目建設者”稱號,94個項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62人獲科學技術英才獎。會議還宣布了2020-2021年度最受關注公路交通優質工程推選結果。
據悉,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由交通運輸部于1987年設立的公路工程“三優”(優秀勘察、優秀設計、優質工程)獎演變而來,是全國公路交通行業最高工程質量獎、公路建設者的最高榮譽;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包含科學技術進步獎、科學技術英才獎,旨在表彰在交通建設與養護相關工程實踐中研發產生,并經一年以上工程實踐檢驗的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適用性的科技研發成果,以及在技術研究、重大技術問題解決、標準規范編制、科技成果應用與推廣等科技管理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個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