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聊城7月20日電 (李明芮)2022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啟動儀式20日在山東聊城舉辦。記者在啟動儀式上獲悉,“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山東聊城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文化和旅游資源,誠邀海內外游客品“大運河文化盛宴”,持續擦亮“好客山東”品牌形象。
大運河山東段全長643公里,流經德州、聊城、泰安、濟寧和棗莊5市18個縣市區。山東省副省長范華平稱,千百年來,古老的運河滋養了齊魯大地,孕育了光輝燦爛的運河文化,形成了獨特的魯風運河。山東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利用,全力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傾力打造“魯風運河”文化旅游品牌,取得豐碩成果。
2022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啟動儀式20日在山東聊城舉辦。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山東還實施了河道總督府遺址、戴村壩遺址等一批重大修繕保護項目,南旺樞紐建成大運河上唯一一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范華平表示,山東將進一步抓好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努力把大運河(山東段)打造成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典范、中外文化交流互鑒高地和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標桿。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張旭在致辭中表示,大運河是流動的、活態的世界級人類文化遺產,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文明,承載著中國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孕育出漕運文化、水利文化、商事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聊城是一座因大運河而興起的代表性城市,擁有著輝煌歷史,彰顯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大運河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今天齊聚聊城,聯合運河沿岸八個省市,共同聚焦大運河沿岸的旅游文化資源,面向世界各國民眾舉辦系列文化和旅游推廣活動。”張旭表示,愿以本次“大運河主題旅游海外推廣季”為契機,通過運河文化這個世界共通的主題,與各國開展交流對話和文明互鑒,向世界講好大運河的故事。
手工藝人展示“鋦藝”。 李明芮 攝據聊城市委書記李長萍介紹,大運河不僅促進了中國南北文化的融合,也將中國與世界緊密相聯。南腔北調、曲藝雜談、各地美食、各方名士在此相遇相融,成就了聊城“兼收并蓄、容納四方”的氣魄。《水滸傳》《金瓶梅》《老殘游記》《馬可·波羅游記》《利瑪竇中國札記》等經典著作中都能見到關于聊城的篇章。“聊城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各方交流合作,讓大家走進聊城,讓運河走向世界,為促進文明交流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北京土耳其文化中心——尤努斯·埃姆雷學院主任塔伊豐·卡爾坎看來,大運河是非常偉大的項目,沿線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同時也是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隨著兩國貿易往來增多,兩國民眾之間的交往也變得更加頻繁。“希望兩國人民加強聯絡溝通,也希望中國人民到土耳其,體會土耳其文化。”
當天,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中國戲曲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王春生、聊城市副市長馬衛紅對聊城市進行了文化和旅游推介。此外,在推介會舉行的重點文旅項目簽約儀式上,南關北顧文旅綜合體、臨清運河名城文旅綜合體等12個文旅項目現場簽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