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9日電 (陳靜 黃波 宮興)記者9日從上海邊檢總站外高橋邊檢站獲悉,今年1至8月,外高橋口岸出入境(港)船舶近14000艘次,集裝箱吞吐量達1200余萬標準箱,出入境(港)船舶數量位列上海港第一。
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是全國最大的汽車整車進出口平臺,中國汽車海運出口中有一半從這里啟程,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上海邊檢機關貫徹落實“零等待”“零延時”通關便利舉措,助力國產汽車出口跑出“加速度”。
據悉,今年5月底,國家移民管理局集中推出一批服務便利涉外企業(yè)生產經營新舉措,其中一條明確:“實行國際貨運船舶到港‘零等待’、離港‘零延時’驗放通關”,為推動外貿保穩(wěn)提質注入源源動能。
“國際貨輪邊檢通關‘零等待’‘零延時’舉措可以有效縮短國際航行船舶靠離周期,每艘船舶入出境通關平均可以節(jié)約近2小時,不僅大大節(jié)約了船方運營成本,更提高了碼頭周轉效率。”該站邊防檢查處處長楊永祥向記者介紹。“今年,海通碼頭有近500艘次滾裝船舶享受了邊檢通關便利,該政策累計為企業(yè)節(jié)約生產作業(yè)時間800余小時,節(jié)約碼頭泊位費、油料費、人工費等經濟成本1000余萬元人民幣,極大提升了上海港整車進出口效能。”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舸向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
從日本駛來的“MONOCEROSLEADER”輪緩緩靠泊海通碼頭,在此之前外高橋邊檢站早已通過邊檢“單一窗口”平臺提前為該輪辦理完預檢手續(xù),確保其到港即可開工作業(yè)。抵達當日,邊檢機關提前辦結網上核驗手續(xù),不必等待,該輪裝載近2700輛國產品牌汽車順暢駛離海通碼頭,快速走向海外市場。
上海邊檢民警加強監(jiān)管,確保“MONOCEROS LEADER”輪安全開工。 馬杰 攝全面實行國際航行船舶網上預報預檢、24小時隨到隨檢……一系列舉措使邊檢通關手續(xù)不斷簡化、企業(yè)成本有效降低、口岸營商環(huán)境持續(xù)優(yōu)化。對此,上海良友新港儲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明新深有感觸。作為承擔了國家政策性糧油與貿易性糧油的進口接卸與中轉疏運任務的上海良友碼頭,今年以來已承接了20余艘次糧食原料儲運船舶靠泊。
“邊檢機關主動提前一些、跨前一步,有效縮短了船舶靠泊周期,平均每艘外輪能夠減少在港時間約1天,這1天可以為貨主節(jié)省幾萬到幾十萬美元的高昂滯留港費,同時也為我們港口企業(yè)高效作業(yè)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古明新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