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5日電 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穩產高產,糧食產量實現高位攀升,人均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在450公斤以上,糧食庫存充足,中國飯碗不僅端得更穩,成色也更足。
政策措施保障有力,糧食產量再上新臺階
2012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站上1.2萬億斤臺階,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糧食生產在前期高位的基礎上繼續增長。自2015年起,我國糧食產量連續七年超過1.3萬億斤,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3657億斤,為歷史最高水平,比2012年增加1412億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長1.2%。
人均占有量穩定提升,中國人的飯碗成色更足
隨著我國糧食產量持續攀升新臺階,人均糧食產量不斷提高,自2012年起,人均糧食產量持續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糧食產量達到了483.5公斤,比2012年增加31.4公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長0.7%。即使不考慮進口和充裕的庫存,僅人均糧食產量就已遠遠超過國際上公認的糧食安全線,中國飯碗不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飯碗里主要裝的是中國糧。
糧食庫存充足,大國糧倉基礎更牢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糧食產量不斷增長,我國糧食庫存不斷增加,尤其是稻谷和小麥等口糧作物庫存持續處于高位。據測算,當前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超過50%,稻谷和小麥庫存量超過一年的消費量,庫存消費比遠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17%的糧食安全警戒線。充裕的糧食庫存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為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中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