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9月17日電 (崔琳)在地處甘肅定西市安定區香泉鎮陳家屲村的定西市馬鈴薯研究所內,馬大姐一面麻利挑選著馬鈴薯原原種,一面講述說,如今她在家門口就業,日均收入80元,可從每年2月一直干到12月,加上自家種地的收入,日子過得還算美滿。
近日,由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開展的“地方人大工作創新與實踐”活動一行,來到定西市馬鈴薯研究所。據悉,經該研究所所長李進福帶領專家、農戶24年努力,已發展成為年生產脫毒微型薯1.1億粒,銷售額達5000余萬元,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種薯出口企業。
2022年初,香泉鎮人大主席團探索依托人大代表工作室,組建了4個產業鏈代表小組,推進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促進代表作用在產業鏈全面體現。當選定西市安定區第十八屆人大代表不久的李進福,依托陳家屲村人大代表工作室,組建了安定區種子種業產業鏈代表小組。
“當選人大代表,是群眾對我的認可和信任,同時也意味著,我身上的責任更多、更重。”李進福通過建言獻策,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踐行起其作為人大代表的職責與擔當。該所吸納了周邊村鎮村民前來務工,年支出工資總額達1100萬元。
無獨有偶,定西市第五屆人大代表黨春香自當選以來,就帶領合作社以服務“三農”、產業帶動為目標,集農資商品供應、農業生產技術指導、農副產品購銷、種養殖示范為一體,為當地民眾提供農業生產服務和就近務工。同時,建成現代化蔬菜種植基地、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和牛、羊、雞養殖基地,通過合作社發展,帶動周邊民眾發展特色種養殖和就近務工。
圖為在定西市符川春香農副農資合作社大棚里,定西市第五屆人大代表黨春香(左)和社員交流蔬果種植情況。 崔琳 攝如今,定西市符川春香農副農資合作社現共有成員427戶,其中以土地入股農戶150戶。經營效益從最初的15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250萬元,增長了8倍;社員收入不斷提高,入社社員返利從2003年1萬元,到2019年的45萬元,增加了45倍。
李進福與黨春香帶動當地民眾增收致富,是定西市人大常委會今年以來指導各鄉鎮(街道)通過“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室”,依托當地特色產業,最大限度把代表聚集到產業鏈、作用體現在產業鏈、職責履行在產業鏈,實現發展產業和履職效力互促共進的縮影。
2022年以來,定西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定西市中醫藥加工、馬鈴薯加工、草牧加工、有色冶金及加工等十大重點工業產業鏈和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五小業態、電子商務等十大服務業產業鏈建設,通過在產業鏈組建代表小組,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