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
醫美板塊19日全線殺跌:千億巨頭愛美客放量下跌超11%,創近一年來盤中最大跌幅;華熙生物、朗姿股份、華東醫藥、昊海生科均跌超6%~13%。
回應◆
相關上市公司表示,目前尚未有確鑿的政策端消息。醫療美容行業監管趨嚴,將引導和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頭部企業、目前已規范化運營的醫療美容機構將獲得更多市場機會,這有利于加速行業出清,推動醫療美容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1891億元
2026年
中國醫療美容預計將達到3998億元
2030年
中國醫療美容預計將達到6382億元
2022年上半年,醫美行業發展集中在產品更新和順應政策監管層面
長期來看,公司的研發實力、創新基因以及To B渠道深耕能力等要素更為重要
9月19日,A股醫美板塊全線受挫,有著“醫美茅”之稱的愛美客(300896.SZ)放量下跌超11%,創近一年來盤中最大跌幅。
此外,截至當天收盤,華熙生物(688363.SH)下跌超13%,朗姿股份(002612.SZ)下跌超9%,華東醫藥(000963.SZ)也下跌超8%,而醫美“三劍客”之一的昊海生科(688366.SH)也下跌超6%。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網上流傳一則關于醫美行業整頓的傳聞,提及有關部門將“打擊渠道醫美”,“此輪行業清查會涉及B端醫療美容機構和上游公司,清查的方向分為稅務、工商,衛監(產品)”。
不過,上述傳聞的真實性仍有待考證。
多家公司回應:屬于利好
據證券時報報道,有消息稱,上海召開醫美工作會議,要針對醫美行業制定執法標準,返傭定性為財務賄賂。內部會議主要要求,查看醫美機構開戶銀行賬單的來往明細、對個別有嫌疑的條目進行深入核查等。
另有私募人士透露,業內稱此輪醫美行業清查涉及B端醫療美容機構和上游公司,力度相對較大,除了上海、杭州等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也都在查。
9月19日,華熙生物方面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定位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目前護膚品業務占比超過70%,醫美業務占比相對較少,政策端影響較小。對于頭部公司,行業整頓可以凈化行業環境,屬于利好。
據證券時報報道,對于19日盤中股價波動,愛美客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有確鑿的政策端消息,公司經營沒有變化。該人士認為,醫療美容行業監管趨嚴,將引導和規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頭部企業、目前已規范化運營的醫療美容機構將獲得更多市場機會,這有利于加速行業出清,推動醫療美容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財聯社報道,華東醫藥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已關注到一些網傳信息,公司有一兩家醫美機構,但占營收比重很小,在杭州經營,公司國內上市的醫療美容產品只有伊妍仕一款。
醫美行業強監管持續推進
事實上,對醫美行業的強監管一直在持續推進中。
早在2021年6月,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決定于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并發布《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方案提到的工作任務包括:嚴厲打擊“未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非法開展醫療美容相關活動的行為;嚴格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嚴厲打擊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行為;嚴肅查處違法廣告和互聯網信息等。
業內人士認為,希望看到相關部門對醫美行業進行持續性的引導和規范,提升醫美服務機構的專業度和規范度,有利于加速行業洗牌出清,使得規范化運營的頭部企業能夠獲得更多市場機會。
新/聞/觀/察
千億級醫美賽道未來發展空間如何?
成立于2004年的愛美客是國內生物醫用軟組織材料創新型企業,已成功實現透明質酸鈉填充劑系列產品及面部埋植線的產業化。按2021年的銷量計,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基于玻尿酸的皮膚填充劑供貨商,市場份額39.2%。
2020年9月,愛美客成功登陸A股,目前該公司正在沖刺港股上市。8月24日,愛美客發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85億元,同比增加3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1億元,同比增加38.9%。
華東醫藥創建于1993年,1999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國內老牌藥企,近幾年因選擇醫美賽道而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上半年,華東醫藥醫美板塊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97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約4.93%。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服務收入計,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1891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3998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6382億元。千億醫美賽道吸引了眾多參與者。
對于醫美板塊,萬聯證券近日的研究報告認為,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監管趨嚴疊加疫情反復迎來股價調整。步入2022年監管政策逐步明晰,板塊股價自2022年3月以來觸底反彈,7月末由于疫情影響再次下調。整體來看,除卻疫情反復的外部環境,2022年上半年醫美行業自身仍然延續2021年以來的趨勢,集中在產品更新和順應政策監管層面。對上游藥械服務商來講,合規醫療器械注冊證(尤其是III類)的優勢被放大,短期應予以關注;長期來看,醫美行業的商業模式決定了產品力仍是最重要的競爭維度,公司的研發實力、創新基因以及To B渠道深耕能力等要素更為重要。
早前的9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明確,醫美領域包括單方面約定預付卡(充值卡)有效期、單方約定醫美手術費、醫療費等一律不退、通過設置嚴苛附加條件推卸自身責任等屬于“霸王條款”。
綜合每日經濟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