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22日電 (記者 張瑋)22日,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以網絡直播形式舉辦,來自國內外學者專家、行業大咖“云”助力草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第六屆內蒙自治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主題活動之一,論壇以“文化·創意·機遇”為主題,邀請歐洲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文化產業的學者專家,以及來自北京、武漢、江蘇等地的相關領域行業大咖,共話內蒙古后疫情時代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曉帆認為,內蒙古地區的考古學文化豐富多樣,作為北方人類起源地,為“滿天星斗”式的中華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電影局局長烏恩奇表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如何更好推動內蒙古文化產業疫后復蘇、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是內蒙古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北大文產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少峰建言,旅游從業者與傳統文化技藝傳承者都要學習“IP元宇宙”及新文旅的商業模式。
“云”上論壇中,各行業大咖以“疫后時代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召開圓桌會議,圍繞各自專業領域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為內蒙古文化產業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要興創意、聚才智,堅持品牌與效益雙贏,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壯大,繼續舉辦好內蒙古文博會、文化品牌創意設計大賽,以創新創意重塑內蒙古文化產業新形象。”烏恩奇說,同時,要抓住國家推動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契機,推動數字技術賦能文化產業發展,促進內容生產和傳播手段現代化。
烏恩奇介紹,對于未來的內蒙古文化產業來說,傳承文化是使命、激活創意是途徑、把握機遇是關鍵。本次論壇活動以創新的形式、開闊的視野和鮮活的思路,為內蒙古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