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韓昱)據財政部網站1月8日消息,為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和使用效益,強化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近日,財政部印發了《財政部關于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臺的通知》(財資〔2024〕175號,以下簡稱《通知》),建立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劑共享平臺(以下簡稱“平臺”),進一步擴展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以下簡稱“一體化系統”)功能,豐富一體化系統應用場景,為推進全國范圍內跨部門、跨級次、跨地區資產調劑共享提供堅實基礎。
據了解,平臺充分運用中央和地方一體化系統中的資產調劑共享功能,利用一體化系統資源和全國縱橫銜接的資產管理模式,實現全國資產調劑共享信息的匯聚和發布。
平臺設置調劑廣場、共享廣場、需求廣場功能,分別查詢可調劑資產信息、可共享資產信息、單位提出的資產調劑共享需求,有效撮合供需雙方信息。確定需要調劑共享的資產,經供需雙方溝通一致,按照財政部門制定的資產使用或處置辦法有關規定辦理。
與已有的資產調劑共享方式相比,平臺有什么優勢?財政部資產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平臺具有四方面優勢:一是平臺的覆蓋面更廣。一體化系統覆蓋全國所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資產調劑共享,這就打破了部門、級次和區域的限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資產效益。
二是平臺的資產種類更加豐富。平臺調劑的資產不限于辦公設備、辦公家具等固定資產,而是實現了對科研儀器等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等各類資產的調劑共享。平臺不僅能夠進行資產調劑,還提供了大型科研儀器的共享服務,有助于更好發揮資產效能、支持科技創新。
三是平臺能夠實現智能撮合。平臺不僅可以查詢可調劑共享的資產信息,還可以根據需要發布資產調劑共享的需求信息,平臺能夠智能撮合資產供需信息,有助于提高調劑共享效率。
四是平臺建設運行成本低。平臺依托全國已經建成并應用的一體化系統,不需要增加建設和運維費用,由財政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實現以最低成本提高資產使用和處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