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襄陽1月9日電 (張倩龍)襄陽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9日召開,代理市長杜海洋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襄陽全年經濟總量預計突破6000億元,連續8年位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前列。
素有“扼天下之要”之稱的古城湖北襄陽,正打造引領漢江流域發展、輻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過去一年,襄陽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航拍湖北省襄陽市。(資料圖)楊東 攝報告顯示,2024年襄陽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首次破1000件;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材料、節能環保、醫藥健康等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此外,襄陽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分別達到1850家、62家。
上述數據顯示,古城襄陽正向“新”而行,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創新成果多點突破,新興產業快速成長,科創企業量質齊升。
襄陽是全國首批“創新驅動助力示范市”,如今正積極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一大批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培育的創新成果正為襄陽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湖北襄陽產業轉型動能強勁,圖為當地汽車制造場景。(資料圖)楊東 攝襄陽老河口市仙人渡鎮眼下正競逐循環經濟發展新賽道,讓“生態包袱”變“綠色資源”。襄陽市政協委員丁麗君建議在高端精細化工、裝備制造、循環經濟產業中探索“回收加工—新材料供給—主要部件生產—智能制造—回收再制造”模式,加快構建循環經濟產業與智能制造產業相互提供原材料的共促互哺、共贏互惠發展格局。
報告披露,2025年,襄陽將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壯大齊頭并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包括推進建設襄陽(武漢)離岸科創中心、打造規模超千億、世界領先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商用車產業集群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