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月9日電 題:2024年山東民營經濟發展“答卷”:破局突圍 韌性成長
作者 孫婷婷 呂妍
回顧2024年,山東民營經濟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破局突圍,韌性成長。
這一年,山東民營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在內外雙重動力的推動下,山東民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資料圖:2024年4月30日,在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一家民營企業內,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將工業生產產生的粉煤灰等,加工成為新型環保材料砌塊。孫婷婷 攝追“新”逐“綠” 打造轉型“引擎”
山東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占據山東經濟的“半壁江山”。長期以來,山東民營經濟在傳統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等領域占據重要地位。近年來,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尤其是在機械裝備、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領域,民營企業以引進先進技術、提升自動化水平、加大環保投入等為抓手推動生產方式現代化。
通過對高端鋁材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位于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的山東信通鋁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鋁箔產品厚度最薄可達0.007毫米,相較普通產品薄了一半,相當于一張A4紙的1/15。“0.007毫米的雙零鋁箔接近行業內的極限。”該公司副總經理竇汝新介紹說,項目采用新型鋁合金鑄軋工藝,可生產出高純凈、細晶粒鑄軋坯料,保障后續能獲得高品質、高性能高端鋁材。
“技術提升后,鋁箔可適用于更高端的產品,市場競爭力也提高了。”竇汝新說,目前,公司鋁箔產品主要銷往江浙滬地區,在東南亞、韓國等海外市場也有不俗的銷量。
在山東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劉一鳴看來,面對內外挑戰,山東民營企業需深刻轉型以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
劉一鳴指出,轉型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更是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以及產業鏈布局的全面升級。“企業應該根據新的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精準定位自身的發展方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找準‘核心引擎’,推動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創新驅動成效顯現 民企搶灘未來產業
近年來,山東在推動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方面采取了諸多政策措施,特別是在高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領域。2024年,山東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尤其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行業,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
益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濱州市博興縣一家聚焦光學材料產業鏈發展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國內少數從事硫化學研究與應用的民營企業。
經鑒定,該公司“新型多硫醇系列低溫固化劑的合成及中試研發”等多個項目的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聚硫醇系列產品已實現產業化生產,與國內外多家具備高折樹脂鏡片生產能力的光學廠商展開合作。
“在全球經濟日益依賴技術創新的背景下,山東民營企業要想保持競爭力,必須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劉一鳴建議,企業可通過引入智能化生產設備和數字化管理工具,提升生產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能源消耗,同時,數字化營銷與精細化管理也將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益,精準預測市場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
資料圖:位于濟南市濟陽區的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的一家民營企業,工人們正在趕制訂單。孫婷婷 攝內外兼修 揭秘“增長密碼”
民營企業是拓市場、抓訂單的“沖鋒隊”。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山東民營企業一方面深耕國內市場,積極挖掘內需潛力;另一方面,山東民營企業正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拓展海外市場,內外兼修揭秘“增長密碼”。
劉一鳴認為,在國內市場方面,山東民營企業可依托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日益增長的內需潛力,積極開拓新的消費領域;在國際市場方面,山東民營企業可借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政策,推動與國際市場的深度融合,提升全球競爭力。
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的山東海菲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微型挖掘機創新制造這一細分領域,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建筑路橋、農業園林等領域。2024年,該公司通過多平臺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推廣方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產品已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德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憑借著良好的行業口碑和完善的質量體系,在國外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政策扶持精準有力 為發展保駕護航
2024年,山東將民營經濟發展列為重中之重,一系列精準有力的政策舉措相繼出臺并落地生根。
在稅收優惠方面,山東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政策持續加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進一步提高,讓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之中。在金融扶持領域,政府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為輕資產但高潛力的民營科技企業打開了融資新通道。
此外,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山東省政府特別注重優化營商環境。該省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為民營企業創造了更加寬松便捷的經營環境。同時,山東還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加強政企溝通,及時回應企業訴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一系列舉措有效激發了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展望民營經濟未來發展,劉一鳴分析說,鑒于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綠色低碳經濟將成為重要趨勢。山東民營企業可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優化能源消耗、推廣綠色技術等措施,加速綠色轉型,并與綠色金融相結合。“這既是響應國家政策之舉,也是企業增強競爭力、開拓新增長點的有效途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