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2024年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工業增加值超1.8萬億元,同比增長6.3%,較全國增速高0.3個百分點。”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在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暨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后續,工信部將支持京津冀三地圍繞重點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統籌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園區發展、項目建設和企業培育,完善產業配套,合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是我國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徑,擁有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亦是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
據吳家喜介紹,目前,我國共培育了80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從領域看,主要分布在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汽車等制造業重點領域。從區域來看,京津冀地區擁有7個國家級集群,其中,5個集群由京津冀三地聯合共建。
具體來看,包括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保定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京津冀安全應急裝備集群。
以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來說,京津冀作為國內最主要的集成電路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不僅產業鏈條齊備完整,近年來,其產業規模亦持續壯大。
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廣智介紹,2024年前11個月,京津冀三地集成電路產量258.35億塊,同比增長19.8%,實現銷售收入約2600億元。
“未來,我們將聚焦打造支撐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自立自強發展的關鍵技術底座和前沿技術創新主陣地,全面推進京津冀集成電路產業‘設計—制造—應用全鏈貫通發展’,力爭2028年實現銷售收入4500億元,培育百億收入企業20家以上。”姜廣智說。
當前,新一代信創已成為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據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介紹,近年來,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培育已取得顯著成效。目前,該集群總規模超過2萬億元,占全國比重超過一半。集聚3.3萬余家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00家。構建了“CPU—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整機終端—超級計算—網絡安全”全產業鏈條,是國內新一代信創產業布局最為完整的產業集群。
尹繼輝指出,為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下一步,要從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加快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強化場景應用牽引,優化集群產業生態這四個方面發力,力爭推動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規模在2027年達到3萬億元。
另外,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郝莉笑在談及后續京津冀安全應急裝備集群發展時也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區域內安全應急裝備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強化區域聯動和政策協同,實施鏈群協同、示范基地提升、領航企業培育等系列行動,全面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水平,形成優勢互補、創新資源融合的發展格局。
《證券日報》記者從此次發布會現場獲悉,今年,北京市將出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的行動方案,圍繞集成電路、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和一些重點產業集群,實施人工智能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工程,聚焦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產制造、營銷服務、運營管理五個關鍵環節,推動集群內企業全流程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