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深圳8月26日電 (記者栗翹楚)當前,數字技術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民航高質量發展添翼賦能。
上海東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上官雪民在“2025人民數據大會”發表主旨演講。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8月26日,上海東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上官雪民在“2025人民數據大會”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民航業對高質量數據集的迫切需求,眾多航空公司既是數據的使用方,也相應產生大量場景數據,與外界鏈接。
當前,數據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性資源、重要生產力和關鍵生產要素。民航業具有多主體、跨區域運行特征和數據分散、門類眾多、應用場景復雜的特點,需要加強對數據管理、數據共享的系統布局。
上官雪民表示,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大模型的技術底座,其不斷擴容、升級建立起高質量數據集、高價值場景應用,東航通過實踐不斷與外部“鏈接”使數據流動起來,持續探索數據價值:
飛好國產大飛機。自C919運行以來,通過對飛行、運行、天氣、旅客體驗等方面數據進行收集,從安全保障、效率提升、價值創造和觸點感知等全方位不斷優化提升,將C919飛出安全、飛出志氣、飛出效益、飛出品牌。
提升服務水平。利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進行分工優化和效率提升,向旅客提供數字人、實體機器人、智能客服等服務,讓航班運行更加高效。
提升安全系數。在推進普通樞紐建設過程中,普通樞紐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為讓中轉旅客擁有良好體驗,航空公司引入天氣、火山灰影響范圍預測航路時間,保障航班平穩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