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服務業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主引擎和吸納就業主渠道,僅靈活就業群體規模就超2億人,其中絕大多數活躍在服務業領域。例如1000余萬外賣騎手,作為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也逐漸成為服務民生的“一線力量”。
以人為本的高質量充分就業,是高質量發展應有之義。對于服務業而言,要有新經濟、新動能的培育,也要有穩定、專業的從業人員支撐。
如何讓千萬從業者既擁有職業認同的“面子”,又具備權益保障的“里子”,是衡量服務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尺。近日,淘寶閃購及餓了么宣布平臺全體騎手升級為“城市騎士”,推動騎士制服換裝并進一步完善騎士保障、激勵、關懷和發展體系。
這種“城市騎士”的定位,從“面子”做起,探索跳出“流水線上的工具人”傳統認知,賦予從業者更鮮明的社會身份。同時,與改名、換裝相配套,平臺企業推出的系列舉措,正為服務業從業者筑牢“里子”。從持續擴大社保繳納試點范圍,到在多省份全量足額為騎士繳納職傷保障,這些制度性安排如同一張細密的安全網,兜住了他們的基本權益。
此外,保障也正從工作向生活延伸。近日,阿里和螞蟻旗下的20余個品牌,共同宣布推出“城市騎士·橙意計劃”:騎士若有愛心善舉會獲得獎勵;家庭遭遇突發困難能申請資助;想提升學歷可獲得就學支持;就醫遇到難題會有專人幫扶……
通過這些舉措,跳出“重形式輕實質”的淺層優化,“保障更有體系、激勵更到位、發展有路徑”的系統設計,讓從業者不僅能安心工作,更能看到長遠的成長可能。同時,這些探索也從觀念層面上,有利于引導人們更加重視服務業的價值、更加尊重服務業從業者。
讓每一份職業都有尊嚴,讓每一個奮斗者都有盼頭,這是時代進步的應有之義。未來,隨著“面子”與“里子”的同步提升,千萬勞動者便能更有底氣地在崗位上奮斗,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