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這位越南記者朋友能夠幫我們轉告越南的企業,我們熱烈歡迎越南企業和東盟國家企業入駐‘南A中心’(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與我們攜手共筑區域人工智能高地。”在今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盧新寧在回答一位越南記者提問時,發出了一封“邀請函”。
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將于9月17日在廣西南寧啟幕,主題為“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新機遇助建命運共同體”。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本屆東博會有45個國家約3200家企業參展,新設人工智能專館、新質生產力專館和藍色經濟、外貿優品等展區,展覽總規模約16萬平方米,集中展示中國同東盟國家合作的最新成果。
中國連續16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截至今年7月,中國同東盟累計雙向投資超過4500億美元;今年,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首次系統性構建覆蓋數字基礎設施“硬聯通”與規則標準“軟聯通”的全鏈條合作框架,實現規則升級……
近年來,在雙方領導人戰略引領下,中國同東盟國家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經貿往來保持良好勢頭。
盧新寧在發布會上介紹,本屆東博會和峰會將重點聚焦經貿合作和人工智能展示兩個方面,有含“AI”量高、含“商”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高四個方面的新特點。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盛會首次創設1萬平方米人工智能專館和新質生產力專館,首次舉辦中國-東盟人工智能部長論壇,國內和東盟國家的一些硬核AI產品將首發亮相。同時,推出國內首個會展智能體,將于9月13日正式上線,支持8種東盟語言。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盧新寧。徐想 攝
“比如越南的朋友用手機掃碼進去之后,馬上就會匹配出越南語的界面,提供便利的智能服務。”在盧新寧看來,國家所需、廣西所能、東盟所盼,是今年東博會和峰會把AI作為最大亮點的原因。
從服務國家所需來看,中國始終強調人工智能不應只是少數國家的權利,應該是造福全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因此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普惠計劃。第22屆東博會、峰會舉辦之際,正是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全面完成談判、即將簽署議定書之時。
“我們都知道3.0版涵蓋了九大領域,第一個就是數字經濟,這也標志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新動能。所以本屆東博會突出人工智能主題,就是為了緊扣國家的要求,服務3.0版落地,與東盟國家一起攜手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和機遇。”盧新寧表示。
從發揮廣西所能來看,今天的廣西已經不是中國歷史上的地理邊疆,而是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重要的戰略支點。
具體到發展人工智能層面,盧新寧介紹,廣西有三個比較優勢:一是平臺優勢。東博會和峰會讓廣西在過去的21年里積累了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的一系列平臺和機制;二是通道優勢。廣西不僅是中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連的省區,也是中國14億人口和東盟7億人口兩個大市場的關鍵節點,而且有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等數字快速通道,建成以后從南寧到河內的網絡延時只有3.5毫秒;三是場景優勢。廣西與東盟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所以廣西提出了“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就是把北上廣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吸引到廣西來集成、適配,再奔赴東盟各國應用。
從回應東盟所盼來看。東盟國家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階段,與中國加強合作的意愿強烈,近期,我國明確把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放在了廣西。
“我們在南寧劃出7.78平方公里建成了‘南A中心’,至今已經和包括越南在內的8個東盟國家簽署了合作意向,在東博會期間,‘南A中心’也是重要的展示場所,歡迎記者朋友們去看一看。”盧新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