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從事房地產領域研究的一位專家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一方面可以參照以往的經驗,城南地區樓盤可降30-50%;另一方面要想從自住房的硝煙里突圍,只能比照五環周邊自住房的價格,降到2.2-2.8萬元/平方米之間,才會對市場重新產生引力。
“從以往經驗看,多數項目降價30%左右才能吸引市場,降價50%是最底線。”上述人士指出,回顧2011年和2008年的降價幅度,當時多數樓盤降價均在30%左右,少數項目則降了一半,事實證明降到這個位置時,市場才會起來。
他表示,例如2011年通州樓市標志性的跳水項目是潤楓領尚,當年從擬售均價2.5-3萬元/平方米,降到了1.3萬元/平方米,降幅接近50%。又如2011年11月南五環外大興區的龍湖時代天街項目,以不足1.2萬元/平方米的價格率先虧本甩賣(成本價約1.4萬元/平方米),掀開了全市降價一步到底的序幕。
“另外,現在北京南五環、東五環、北五環都有自住房,東五環的豆各莊和東壩的自住房售價都是2.2萬元/平方米,東北五環的來廣營的自住房售價是2.8萬元/平方米,南五環的亦莊位置雖比豆各莊好,但沒有來廣營好,即使不比照豆各莊的2.2萬元/平方米降,也得比照來廣營的2.8萬元/平方米來降。”該人士說。
該人士指出,既然自住房分流了部分剛需,那何不降到比自住房略高或一樣的價格,這樣相對自住房才有吸引力,畢竟自住房將來30%的收益要歸政府,再加上5年內不能上市的限制。萬科金域東郡現在價格降到了2.6萬元/平方米,東亞印象臺湖降到了五環自住房底價2.2萬元/平方米。“因此,城南可以考慮以五環周邊自住房價格為標準,降到2.2-2.8萬元/平方米之間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