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談論創業板暴漲、高估值之時,一個富豪聚集的小眾市場—新三板,更為火爆,上周五更是出現單只股票上漲800倍的情況。
4月3日,三板做市指數大漲7.72%,在此前一天,漲幅為更高的9.55%。僅僅一周時間,三板做市指數就暴漲了32%。而勢如破竹的新三板將迎來更多資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上周五表示,證監會支持機構投資者參與新三板投資,鼓勵公募基金將投資范圍擴大到新三板股票,目前業務指引仍在制定過程中。
新三板是一個沒有漲跌停的市場,但目前門檻則很高,企業要有500萬注冊資金,個人投資者要有500萬證券資產。在沒等到公募基金參與之前,目前通過基金專戶、信托、券商等發行的新三板金融產品,門檻能降為100萬。至于更低的,股權眾籌可以降低為10萬元級別。
瘋!新三板首次提示風險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服務于創業、創新、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請投資人在關注投資價值的同時勿忘投資風險,保持理性投資心態。”4月2日收盤后,全國股轉系統發布溫馨提示。
三板做市指數在4月2日猛漲9.55%之后,4月3日再度上漲了7.72%,收報2503.63點。三板成指上周五漲幅高達6.63%,收報。掛牌公司股票成交額也再創新高37.53億元,其中三板成指成交額為22.86億元。
2015年3月18日,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正式發布。發布至今,13個交易日,三板做市指數狂漲超1500點,瘋狂程度絲毫不遜色于同期的創業板指數,甚至猶有過之。目前,新三板對企業的規模、盈利能力,沒有最低限制,只要是成立兩年以上、股權明晰、有主辦券商推薦并持續督導的企業,基本都可以來掛牌。而且新三板制度設計越來越靈活,目前既有協議交易、做市交易,將來還可能競價交易,企業掛牌后可以股權質押、發行優先股等等,融資方法更加靈活、便利,新三板對企業頗有吸引力。
根據廣發證券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新三板共有掛牌公司2162家,2015年1-3月新增593家。業內預計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數量將很快趕超A股所有上市企業數量。新三板掛牌公司的總市值達到10104億元,其中做市公司總市值2411億元,協議公司7693億元。所屬行業方面,信息技術行業掛牌公司最多,達692家,其次是工業、材料以及可選消費行業。從企業的地域分布來看,北京、江蘇、上海和廣東是新三板掛牌公司的主要分布地,廣東有149家掛牌公司,占比9.5%。
夢!13只個股百倍市盈率
新三板指數三月大幅上漲,三板做市漲幅明顯高于三板成指,三板成指2015年以來上漲68.09%,而三板做市今年年漲幅達100.29%。新三板4月3日驚現849倍漲幅個股,在三板成指的秋樂種業(831083)漲幅達到了85400%。而前一交易日,其收盤價僅為0.02元。而當天就1筆成交,成交金額為17100元。而且買賣方券商交易席位均為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東風中路證券營業部。
上周五翻倍個股沒有前一天多。新安潔、中航訊漲幅分別達到1520%和1166%。新昶虹漲幅504.94%,安華智能、智冠股份、六合偉業、宏泰礦業當日漲幅也達到418.52%、381.00%、275.46%、114.77%。由于新三板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因此即便是成交當日漲幅百倍也并不違規,交易有效;然而,賺錢效應讓新三板的交易規模激增,15年前3月,新三板合計交易量35.2億股,交易額285.5億元,1月、2月、3月的交易量分別為5.0億、5.3億、24.9億股,交易額分別為29.7億、35.8億以及220.0億元,其中,做市公司是市場交易的主體,其2015年交易量、交易額是新三板總體的46.8%、64.6%。
2015年前3個月,新三板共有185家公司發布定增預案,其中做市公司60家,協議公司125家,從行業分布來看,信息技術行業定增公司數量最多,達66家。募集資金方面:定向募集資金總額達74.6億元,金融、信息技術、工業行業排列前三。收益率方面:定增平均收益率為221%,醫療保健收益率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部分做市企業在市盈率方面相比創業板同樣不遑多讓。讓人驚嘆的市夢率、市膽率也存在于新三板市場。據新三板論壇統計,截至2015年4月2日已發布年報的85家做市企業中,13家企業市盈率超過100倍。最高的天階生物市盈率高達1152倍。另一方面,13家超百倍市盈率企業中,有5家來自于計算機相關行業,占比接近四成。這真是納斯達克的節奏。
險!資產一天打對折也很正常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現在新三板市場的熱度都是出于對政策的良好預期,而新三板掛牌公司成熟度不夠、企業規模小、信息披露不完善等先天性缺陷容易被忽略。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熱點公司水漲船高,不少基金的投資成本也在提高。去年機構去拿未掛牌企業的股票還能以10倍市盈率(PE)的價格拿到,但很快就漲到20倍、30倍,現在好的公司必須給出40-50倍的價格,投資風險正在逐步增加。
新三板暴漲暴跌也體現出其交易的風險性。上周五下跌的個股也增加不少。國學時代和展唐科技跌幅最大,分別為69.33%、68.66%。三網科技、邁奇化學跌幅也超過50%。在一天翻多倍的同時,資產一天打對折也很正常。
勢!資本盛宴剛剛開始
“觀察一個市場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它有沒有足夠好的企業。”北京一家第三方財富董事長向南都記者表示,新三板火爆的其中一個重要邏輯是,資本是逐利的,只要好的企業愿意上新三板,并造成巨大的財富效應,那么錢都會往里面涌。
外界對于影響新三板市場走勢的一大擔憂來自于注冊制的推行在即。在國泰君安中小盤研究團隊看來,新三板轉板制度卻可能是注冊制的最大受益者。國泰君安認為,新股注冊制可能會在今年試點推出,但不會全部推行,而最后可能率先試點的,則是在創業板中設立一個單獨層次來試點推行注冊制。而這個層次上市公司的最初來源很有可能是從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互聯網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中轉板而來。
深圳招商財富股權投資總經理張俊認為,在收入增幅上,新三板企業近來普遍超過A股整體達1倍以上,2011年曾超過A股整體約8倍。在凈資產收益率上,新三板企業與創業板上市公司相比有明顯優勢。在估值上,新三板企業市盈率倍數普遍在20倍以下,尤其在電氣設備、電子、計算機、傳媒等領域,估值較低。
國泰君安力鼎投資總經理王大力認為,新三板的資本盛宴剛剛開啟,各類新三板基金紛紛入市加大建倉推高優質公司股價。由于新三板掛牌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有的企業規模小、業績波動大、抗風險能力低,而且信息不對稱、透明度不高,股票操縱性強,新三板風險仍較大,他建議普通投資者可選擇參與券商、基金合作來投資新三板。
緊!監管措施密集
4月2日,監管提醒風險。監管收緊不只體現在這一方面,近期措施尤為密集。3月20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關于加強參與全國股轉系統業務的私募投資基金備案管理的監管問答函》,要求自發布之日起,掛牌公司或掛牌公司股東屬于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或私募投資基金的,主辦券商及律師需要核查是否已登記備案。
此外,掛牌公司定向增發、重大資產重組,認購方、交易對手方、掛牌公司現有股東中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投資基金,也都需要登記備案。對于股轉系統的這一做法,有市場人士認為,是對目前呈現出“燥熱”跡象的新三板市場進行降溫。新三板市場掛牌公司規模較小,所需資金規模不大,許多公司在初創期都以合伙或合作等方式引入了小型私募或個人投資方。“3.20監管問答”的出臺,對于如鄭干一類的私募投資人,則會造成較大影響。
3月31日,全國股轉系統公司相關負責人召開記者會,就“中山幫”炒高股價事件向市場作出表態。“全國股轉公司已經啟動調查程序,相關處理結果將及時向市場通報。”相關負責人稱,異常價格交易行為,干擾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和正常的價格形成機制,股轉系統堅決亮劍,堅持“零容忍”。
想入場錢不夠?500萬門檻如何破
熱鬧看了這么久,是否很眼熱,有木有想參上一腳的感覺。不過,新三板的交易門檻卻是最高的:企業要有500萬注冊資金,個人投資者要有500萬證券資產。坑爹呢!如此高的門檻似乎讓新三板成為一個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的游戲。
當然,通過基金、信托、券商等發行的新三板金融產品,門檻能降為100萬。至于更低的,股權眾籌可以降低為10萬元級別。不過,降低的門檻,是以各種限制為代價。
500萬牛散:有錢好辦事
新三板在規則制定者眼里稱,這是一個“準機構市場”,是為那些“股權轉讓”和“大規模融資”需求不那么強烈的中小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的平臺。不過,牛散就是豪氣,錢能解決的都不是事,手抓500萬,入場自然就輕松很多。
根據新三板現行交易規則,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直接參與掛牌公司的投資介入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掛牌后在做市交易之前這一時間段內,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買掛牌公司股票,即投資者必須委托代理其買賣股票的主辦券商辦理,如需委托另一家主辦券商買股票,則須辦理股票轉托管手續。
第二種,當掛牌公司轉為做市交易后,投資者從做市商發出的連續報價中購買股票。第三種,通過定增方式入股。作為新三板企業股票融資的主要方式,新三板的定增有很多制度方面的創新。包括:對于符合豁免條件的企業,進行定向發行無須審核;投資者可以與企業協商談判確定發行價格;定向發行新增的股份不設立鎖定期。
100萬小富:搭專戶順風車
面對如此瘋長的新三板股票,專業機構都已經蜂擁而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投資者如果要繞過500萬的注冊門檻,可以參與基金、信托、券商等發行的新三板金融產品,投資門檻100萬。
公募基金無疑是最早嗅到了新三板巨大商機的機構。2014年4月,寶盈基金通過子公司設立了“中鐵寶盈—中證資訊新三板系列(1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該基金成為國內基金行業首只新三板產品,其規模為3100萬元,成功搶得先機。不過該專戶基金擬運作期為3年。截至2月底,該產品浮盈已超60%。有些新三板產品收益率已經翻番。
目前基金公司在新三板上狂奔的都是專戶產品。目前已有寶盈、前海開源、上投摩根、南方、海富通、華夏、易方達、九泰等十數家基金公司先后通過旗下專戶或子公司,設立了或正在推出新三板資管產品。先前的該類專戶產品規模都在3000萬-5000萬之間。不過,隨著新三板交易井噴,專戶產品募集金額也在不斷放大,規模都超過1億元。
目前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研究推出新三板指數類專戶產品。業內人士稱,新三板掛牌企業質地參差不齊,新三板指數的發布可有效降低投資難度。業內介紹,普通新三板投資標的一般在10個左右,選擇優質、有成長性的標的;但是新三板指數產品的標的可能多達80~100個,非常分散,而且投資要強調與指數的吻合度。從收益角度看,普通新三板產品精選標的,有更大優勢獲得超額收益,但是指數產品目標是獲取穩定的收益。
而與普通新三板產品相比,指數類產品相對風險更小,因為指數樣本股的流動性比較好,這也使指數類產品可將封閉期縮短至半年,并逐漸實現每個月開放申贖,但是普通新三板產品,都要封閉兩三年。
10萬20萬:只能靠眾籌或等公募
只有10萬20萬的小散而言,一個好消息是,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指引很快將要發布。這意味著,基金的公募產品很快就要殺入新三板市場。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上周五表示,證監會支持機構投資者參與新三板投資,鼓勵公募基金將投資范圍擴大到新三板股票,目前正研究制定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掛牌股票的業務指引,該指引仍在制定過程中。這意味著,基金的公募產品很快就要殺入新三板市場。作為首家上報新三板公募產品的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已在等待證監會的批復。
此外,通過股權眾籌的方式,門檻還可以降得更低。2月11日,新三板公司華人天地推出一份募資總額為2760萬元的增發方案,除了增發對象包括著名導演張紀中外,其中部分資金采用眾籌模式募集成為一大亮點。
據披露的信息,其增發對象之一為深圳市“眾投一邦投資”,這是一家采取股權眾籌方式進行投資的企業,在該定增產品中,個人投資者最低跟投金額為20萬元。公司通過股權眾籌平臺眾籌邦進行股權融資,預融資總額為1200萬元,最后獲投資1304萬元。當然,投資者也需要向眾籌平臺繳納3%的管理費用。
“新三板企業非上市公眾公司,且股東人數可突破200人,為潛在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入股可能以及足夠數量的股票交易受讓方,是眾籌模式的絕佳載體。”上海一位大型券商場外市場部的人士說。
不過有私募基金人士對南都記者稱,對于投資者來說,更多的風險還集中于掛牌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募集資金使用監管方面。此外,與A股上市公司不同的是,新三板掛牌企業對于募集資金的用途無需每次向輔導券商申報,自由度較大,也使得募集資金監管存在風險。
最近,京東宣布股權眾籌平臺上線,這一舉措被視為其互聯網金融戰略體系正式搭建完成。目前,京東采取了跟市場上大部分股權眾籌平臺類似模式。京東股權眾籌采取“領投-跟投”模式,即在眾籌過程中由一位經驗豐富的專業投資人作為“領投人”,眾多跟投人選擇跟投。相對于其他平臺來說,希望大平臺相對穩妥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