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想跟朋友顯擺下最近在創業板的戰績,發覺小伙伴們都開始玩新三板了,只好默默走開。”投資經驗豐富的“80后”孟研(化名)在朋友圈悻悻留言。
昨日下午,新三板企業掛牌的股轉系統官網上罕見地掛出了一則溫馨提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服務于創業、創新、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請投資人在關注投資價值的同時勿忘投資風險,保持理性投資心態。”
溫馨提示的背后,是當日市場交易令人咋舌的火爆。
截至昨日15時收盤,三板成指(899001)和三板做市(899002)兩大新三板指數分別為1909.36點和2324.25點,日漲幅高達9.55%和6.63%,均創新高,而當日同創新高的創業板的漲幅也僅為2.93%。與此同時,新三板的日成交額也節節攀升,自3月23日首度沖破10億元關口后,昨日達到了28.5億元。
而在前一日,新三板又快步跨入萬億市值時代,2162家掛牌公司的合計總市值達到10104.33億元。
比起創業板的“市夢率”,新三板的“市瘋率”更加讓人興奮而又恐慌。根據東方財富(300059,咨詢)網數據,220家做市轉讓的新三板公司平均市盈率已經達到67倍,其中更是不乏百倍市盈率的公司。
支撐新三板龐大市值和高昂估值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又是哪些資金在助推這令人迷亂的火爆行情?
資金豪賭轉板、競價機制
“觀察一個市場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它有沒有足夠好的企業。”好買財富CEO楊文斌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新三板火爆的其中一個重要邏輯是,資本是逐利的,只要好的企業愿意上新三板,并造成巨大的財富效應,那么錢都會往里面涌。
以前新三板無人問津,為什么現在已經有2100余家企業愿意去掛新三板?“很簡單,因為新三板基本能夠滿足企業的上市需求,特別是在做市商制度推出激活市場交易以后。”一家上市券商投行部董事總經理告訴本報記者,他接觸到的中小企業主對于上市的需求大致包括:持續增資、合理估值、暢通的上市通道和寬松的上市門檻,而這些問題在目前的新三板掛牌交易機制中幾乎都讓人感到滿意。
楊文斌預計,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數量將很快趕超A股所有上市企業數量,“今年年底肯定會破5000家。”
國泰君安中小盤研究團隊負責人孫金鉅也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無疑會是新三板的投資大年,利好政策的持續落地都令這個市場的投資套利機會涌現。
據統計,去年8月推出的做市商交易制度,做市標的首日平均漲幅超過35%,同月推出的《非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也已讓超過10家的新三板公司被A股公司并購重組。孫金鉅認為,接下來的政策機遇還包括競價交易分層和轉板制度。
一位深度介入新三板市場的私募人士表示,新三板公司一旦實行競價交易,其活躍度和估值理論上將會跟創業板對接,而外界普遍預期,競價交易公司將主要從做市交易公司中篩選,這也是資金豪賭做市公司的主要原因。
外界對于影響新三板市場走勢的一大擔憂來自于注冊制的推行在即。在國泰君安中小盤研究團隊看來,新三板轉板制度卻可能是注冊制的最大受益者。
國泰君安認為,新股注冊制可能會在今年試點推出,但不會全部推行,而最后可能率先試點的,則是在創業板中設立一個單獨層次來試點推行注冊制。而這個層次上市公司的最初來源很有可能是從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互聯網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中轉板而來。
而楊文斌對此持不同意見,他向記者表示,注冊制只解決排隊的問題,并不能解決好的虧損企業上創業板的事情。在轉板制度走向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至少今年一整年留給新三板的時間空間是非常大的,創業板不足以對新三板現在非常好的局勢構成威脅。
新三板掘金技術哪家強?
瘋漲的新三板背后,是專業投資機構的蜂擁而入。
自2014年新三板面向全國運行之后,掛牌公司數量快速增加,表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對資本市場嗅覺敏感的PE、券商、私募新三板產品呈現井噴之勢。新三板作為資本市場重要風口,將成為資產管理行業的一個重要戰場。
根據中融信托統計,目前已有25只投資新三板的私募產品在基金業協會備案,包括理成資產、朱雀投資、鼎鋒資產、景林資產等私募都有深度介入;已有3只證券公司新三板私募產品登記在冊;公募基金專戶和基金子公司成立的產品規模和數量也不容小覷,寶盈、九泰、招商、博時、南方、廣發、華夏、財通等基金已經成立或正在成立相關產品;信托公司中,中信、中融、中建投、中誠信托皆已進入。
隨著參與新三板投資主體迅速擴容,FOF母基金也應運而生。業內首個新三板母基金新方程啟辰在今年2月和3月發行兩期產品后,即將在本月成立第三期產品。根據該產品發行人好買財富對50家投資機構的調研,將目前發行新三板產品的市場主體分為四大門派:券商派、公募基金派、PE派和陽光私募派。
新三板金股挖掘技術哪家強?談及對這四類機構的實力評估,楊文斌坦言,最看好PE出身背景的新三板基金。原因在于新三板投資中最重要的不是有錢,而是有籌碼。誰能獲得未來潛在上市的優秀企業的股權,誰就掌握先機,而市場中籌碼最多的恰恰集中在天使和早期基金的PE機構。
而作為推薦企業上市和為企業做市的券商,也具有一定獲取籌碼的優勢,根據了解,做市商在企業掛牌或做市新三板前拿到的籌碼,經過3~6個月的做市交易后,估值基本能漲四倍。
對于攜帶大量資金奔入市場的參與主體來說,新三板究竟是泡沫,還是戰略性的投資機會,似乎連這些專業投資人都無暇思考太多。“現在是站在風口上,新三板巨大的財富效應已經讓很多人腦袋發熱了,在降溫和退潮來臨之前,先享受泡沫吧!”一位私募投資人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