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中國遭國家工商總局調查
繼高通后,又一家美國科技公司在中國遭到反壟斷調查。28日下午,微軟中國承認國家工商總局已對微軟進行反壟斷問詢。微軟發表聲明稱,將配合政府部門調查,并回答相關問題。
有員工被帶走問詢
28日上午,國家工商總局突訪了微軟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的辦公室,并帶走文件和電腦,就反壟斷展開問詢。來自微軟廣東辦公室一員工的微信稱,7月28日上午廣東辦公室遭遇突擊檢查,被帶走了十幾臺電腦。也有消息指,國家工商總局對微軟北京辦公室的調查也非常突然,微軟北京辦公室有員工被帶至國家工商總局進行相關問詢。
而確切消息顯示,國家工商總局此次突訪,就《反壟斷法》中的規定對微軟相關人員進行行政層面的問詢。微軟公司要求員工保持謙恭合作的態度。
微軟因涉嫌壟斷被國家工商總局調查,應該是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執法局來具體執行。中國反壟斷案分別有三個部委負責,分別是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該司負責價格檢查,依法查處價格壟斷行為。
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執法局,負責除價格壟斷行為以外的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具體反壟斷執法。商務部反壟斷局的職責,則是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指導我國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
按照職能分工,國家工商總局介入調查,微軟可能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但具體利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做了什么,目前還不清晰。
已遭信息安全打擊
微軟操作系統在全球PC市場的占有率超過了98%,占有絕對壟斷地位。也因此,微軟在歐美等國家相繼遭遇過反壟斷調查,并被罰巨款。
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對于中國市場來說,微軟涉嫌壟斷有個很大的問題在于盜版系統的泛濫。
對于微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多家媒體曾報道微軟在華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打擊盜版過程中的罰款,而非正版軟件的銷售,言下之意,微軟正版操作系統在華市場份額并不高。
但另一個事實是,中國自從2006年就強制要求PC廠商銷售機器時預裝正版操作系統,2011年工信部曾對外公布數據,PC機正版軟件預裝率達到98%,大部分PC機都是預裝了微軟的操作系統。
微軟的麻煩不止于此,一場信息安全的中國行動或已令微軟遭遇重創。
今年5月,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關于進行信息類協議供貨強制節能產品補充招標的通知》,通知要求,補充招標的所有計算機類產品都不允許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微軟當時稱“嚴重關切”。5月2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通知,中國將實行網路安全審查制度,審查的重點在于軟件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業內人士看來,政府采購已經開始向自主可控的國產信息產品傾斜。
國產系統仍“扶不起”
分析認為,如果國家工商總局此次對微軟的調查成立,短期對其業績不會有很大影響,但卻會給國產操作系統帶來機會。
在日前公布的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協議供貨商名單中,在操作系統方面,除微軟的Windows系統外,國產操作系統所占的比例明顯增大。
記者在中央政府采購網上看到,本次個人操作系統的名單中,有Deepin、SPGnux、 中標麒麟(NeoKylin)、中科方德、優麒麟、微軟、阿里云、龍鑫8家。其中,阿里云系統為移動操作系統,該系統采用了免費策略,入圍價為0元。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使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成立,國內操作系統市場也不容樂觀?!安僮飨到y的架構是要從底層基礎做起,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企業還意識不到這點,僅看到了表層現象”。
IT行業分析人士孫永杰說,“過去這么多年,正是因為國產產品的缺陷和不足,才客觀上造成了微軟的壟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