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輿情研究院(微信號:cnyuqing)8月14日發布當日汽車行業輿情指數為63分。華聲IM輿情系統評價體系顯示,當日汽車行業負面輿情擴散,行業聲譽中度受損,處于輿情衍生高發狀態;屬較大危機預警,對應橙色預警級別。
據中國企業輿情網(.yuqingcn)監測,當日汽車行業輿情熱詞為“反壟斷”、“銷量”和“召回”。汽車輿情熱點事件波及武漢四家寶馬4S店和湖南衡陽上海大眾云界4S店;當日召回車企包括現代、三菱和捷豹路虎,當日日系三巨頭和寶馬、奧迪的銷售數據見諸網絡,成為行業另一輿情熱點。
【汽車4S店網絡輿情監測】
武漢鄂寶、中達江寶、漢德寶、寶澤4家寶馬4S店被罰163萬
京華時報訊,湖北省物價局8月13日召開規范汽車銷售中的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會,通報了武漢4家寶馬4S店協商統一收取PDI檢測費(俗稱新車檢測費)構成價格壟斷協議的違法行為,并依據《反壟斷法》對4家寶馬經銷商給予行政處罰,罰款總金額達162.67萬元。這是今年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以來,對汽車經銷企業開出的第一張罰單。
在告誡會上湖北物價局表示,本次處罰的4家寶馬經銷4S店為武漢市鄂寶、中達江寶、漢德寶和寶澤。處罰的原因是PDI檢測作為售前檢測,本應是汽車生產企業和經銷企業在向消費者銷售完全合格的汽車產品之前,應該履行的義務和責任。但這4家寶馬4S店卻協商統一收取PDI檢測費,構成價格壟斷協議的違法行為,分別處以93.79萬元、34.16萬元、19.72萬元和15萬元的罰款。
衡陽云界汽車公司上海大眾4S店缺失誠信拒退訂金
2014年3月29日“本人”到衡陽云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大眾4S店訂購了一臺1.6L自動舒適款新朗逸,簽訂了購車合同、并交了5000元訂金。購車合同中交車日期為以實車到店為準。當時問銷售顧問到底要多長,回答說現銷售淡季,快則一個多月,慢也就兩個來月,絕不會超過三個月。
7月6日“本人”與朋友到店內找銷售顧問討說法,問車到底什么時候有,他們還是不能給一準確滿意的答復;我就說你們實在訂不到車,就把訂金退給我,我買別的車或到其它店買車,當時銷售顧問同意退訂金,并把我的身份證及銀行卡復印了,說到時把錢直接打到我的卡上,省得我們跑。當天就填寫了退款單,退款原因為沒有車,7月8日其銷售主管和財務也簽了字。這有其店內退款單復印件為證。
7月11日下午,銷售顧問打電話告訴我說;“他們老板不肯簽字,不同意退訂金”,我說“你不是承諾可以退訂金的嗎?”,她說“老板不同意,她也沒辦法,要我找老板直接協商’。
車主強烈要求衡陽云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退回“本人”5000元購車訂金。
【缺陷隱患汽車召回事件網絡輿情監測】
現代圣達菲索納塔近期將被召回 涉及41.9萬輛車
據歐洲媒體inautonews8月13日消息,韓國現代公司近期內召回事件頻發,已經宣布了三起不同原因的召回,涉及車輛總數達41.9萬輛。
現代公司宣布,召回部分2001至2006年款圣達菲SUV,生產日期為2000年3月31日至2006年2月15日。這批車輛的前部減震彈簧容易被路鹽等物質腐蝕,由此增加撞車的風險,召回將于今年9月正式開始。
第二起召回涉及2011年款索納塔,生產日期為2009年12月11日至2010年9月1日。車輛的制動液存在泄漏的可能,導致車輛的制動距離增加。召回也將于9月份啟動。
現代公司還將召回2007至2012款維拉克斯(Veracruz)。隱患車輛于2006年12月26日至2012年7月24日下線。召回原因為燃油可能從前部氣缸的閥蓋處泄漏,有可能導致充電系統停止運轉。
澳洲11萬輛三菱車燈和轉向燈開關存電路板故障被召回
據英國汽車媒體Inautonews8月13日消息,日本三菱汽車公司近日在澳大利亞啟動新一輪召回,旗下多款車型的車燈和轉向燈開關存在電路板故障。
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表示,三菱在澳大約11萬輛車的轉向燈和車燈開關存在電路板故障,相關車主需將車輛送廠維修。ACCC分析缺陷原因時稱,缺陷車輛底盤的車燈開關平臺結構不合理,易導致焊接在二者中間的印刷電路板不斷受熱而熱脹冷縮,出現開裂。
2004年到2008年生產的91000輛Colt、藍瑟、翼神、格藍迪,380輛轎車,以及2.3萬輛歐藍德和帕杰羅都在召回之列。
捷豹路虎因氣囊失靈隱患在美召回4.7萬輛SUV
據路透社報道,捷豹路虎日前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發起了一起召回,涉及到近4.7萬輛路虎SUV,原因是這些車輛的前排乘客側安全氣囊存在失效隱患。
此次召回涉及兩款車型,分別為2010至2015款LR2 SUV以及2012至2013款路虎攬勝極光,其中在美國分別涉及到17,066輛LR2與23,485輛攬勝極光,另有5,964輛分布于加拿大市場。
在上述被召回的車輛中,乘員分類系統電子控制單元可能失靈,并將導致前排乘客側安全氣囊部分或者完全失靈。
【汽車業反壟斷網絡輿情監測】
保時捷卡宴在華263萬在美70萬 在華無降價計劃
中新網8月13日電,國內針對進口車企的反壟斷調查仍在繼續。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已宣布查實奧迪、克萊斯勒等車企存在壟斷行為,且已有數家車企宣布調降整車或配件價格,但仍有多家車企未有任何動作。
近日,奧迪承認其在華壟斷行為違法,并表示愿意接受處罰。然而與奧迪同門,同屬大眾集團旗下的另一品牌保時捷卻并未表態其有降價計劃。
保時捷在中國一向被視作高端豪華車品牌的代表之一,其不僅整車價格相對高昂,作為其重要特點之一的選裝定制組件同樣價格昂貴。保時捷全系車型在中國的整車售價要遠高出另外兩地市場,尤其和美國市場相比價差巨大。
以在國內剛剛上市不久的保時捷SUV車型Macan為例,該車型在中國分為Macan、Macan S和Macan Turbo三款,起始售價分別為55.8萬元、68.8萬和98.8萬。而在其同為進口車型的美國市場中,該車僅有Macan S和Macan Turbo兩款車型銷售,起始售價合人民幣分別是30.7萬和44.49萬,中國兩款對應車型的指導價分別是美國售價的2倍以上。
主動認錯獲寬大處理 奧迪被罰金額或不超2億
中國汽車反壟斷第一罰單不出意外將會落在一汽-大眾奧迪身上,因為涉及處罰標準和核算方法,具體的罰款數額備受行業關注。
8月13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盡管目前并沒有下達對一汽-大眾奧迪的具體處罰措施,但最終罰單遠沒有媒體報道的18億元之多,“最終的罰款金額可能不到2億元?!鄙鲜鰴嗤耸勘硎尽?/p>
此前有媒體報道,根據奧迪經銷商的消息,一汽-大眾奧迪的罰金將達到18億元。
同樣,湖北11家經銷商的罰款金額從250萬元到5000萬元不等。
幾個月前,湖北省物價局查明奧迪在當地存在壟斷行為。8月6日,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通報此事時也只是強調,是湖北省物價局查明,而沒有將其范圍擴大至全國。
8月6日,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了奧迪的壟斷行為;
8月7日,湖北省11家奧迪經銷商管理層集體赴京喝茶;
8月8日,一汽-大眾總經理張丕杰攜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薄石、執行副總經理葛樹文赴發改委匯報;
8月11日,奧迪通過官網發表聲明,承認壟斷行為違法并愿意接受處罰。
【汽車銷量網絡輿情監測】
寶馬在華銷量接連兩月下滑 豪車老大寶座遭奧迪侵蝕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華銷量已連續多月保持20%以上增幅的寶馬,繼6月之后,7月增速繼續放緩。
據寶馬集團公布的數據,今年7月寶馬在華銷量同比增幅為14.6%,為今年以來的最低點。今年1~5月,寶馬汽車在華單月銷量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增長,然而6月增幅下滑至16.6%,7月再次下滑。
在寶馬增速放緩的同時,全面倚重中國市場的奧迪,7月全球銷量再次超過寶馬,這已是奧迪今年第三次單月銷量超過寶馬。由此可見,未來寶馬要想保住全球豪華車 “老大”位置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來自寶馬集團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在華共銷售新車26.2萬輛,較去年同期的21.5萬輛提升21.8%,然而,7月寶馬在華僅銷售3.69萬輛車,同比增幅僅為14.6%。
在寶馬經銷商看來,寶馬集團在華銷量增幅下滑的原因并不僅于此。日前,一位寶馬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部分寶馬經銷商存在著銷量超報現象?!?/p>
所謂超報,就是經銷商填報超過實際銷量的虛假銷量信息,再在隨后幾個月中將多報的銷量消化。經銷商之所以如此操作,是為了獲得汽車生產企業的銷售返點。據悉,在目前寶馬幾乎所有的車型都賠錢銷售的情況下,超報銷量并獲得返點,已成為部分經銷商彌補虧損的重要方式。
今年上半年在東北、浙江等地已有部分經銷商停止進貨。進入6月以后,全國范圍不進貨的經銷商數量增加,北京市場已經由此前的一家增加至3家以上。
奧迪逆勢上調年度目標 35%市占率紅線重壓經銷商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在上半年銷量未能完成全年既定目標過半的情況下,為了確保35%的豪華車市場份額底線,奧迪將在華年銷量預期提升至59萬輛以上。
為了完成這一預期,7月開始,奧迪品牌在華月均銷量必須接近5.5萬輛。在A3車型并未形成銷量支撐的情況下,銷量提升的重任將再次落到A6L等傳統強勢車型上。
“今年上半年,奧迪與寶馬的市場份額均有所下滑,我們分析,寶馬下滑的部分被奔馳占領,奧迪下滑的部分被其他豪華品牌分食。”來自某豪華車品牌經銷商告訴記者。
據奧迪測算,今年中國豪華車市場可達170萬輛以上,由此奧迪將銷量上調至59萬輛以上。此前,奧迪預期2015年在中國市場完成70萬銷量目標,2014年完成57萬輛以上。
最新數據顯示,7月奧迪在華銷量為4.83萬輛,同比增長15.6%;今年前7個月,奧迪在華銷量共計31.69萬輛,同比提升17.4%。
不過,在上半年銷量不足27萬輛的情況下,下半年奧迪在華月均銷量需接近5.5萬輛才能完成全年新任務,這給奧迪經銷商體系帶來了新的挑戰。
“7月就沒有完成銷量目標,”一位奧迪經銷商告訴記者,銷量目標上調之后,銷量達標成為經銷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由于基數大,奧迪總部對于中國市場的考量不以增幅為標準,而以份額為考量。在英菲尼迪、捷豹路虎動輒增長40%的擴張速度下,傳統豪華車品牌的市場份額被稀釋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奧迪的“保衛戰”也將更為艱難。
本田等日系車7月銷量集體跳水 豐田庫存指數逼近極限
《每日經濟新聞》消息,8月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CR-V跌出SUV車型銷量前十,第九代雅閣銷量下滑近30%,豐田的庫存指數已逼近極限,日產7月在華銷量同比下滑17.4%。
日系品牌出現了什么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認為,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下跌仍將持續,難有向好的機會。政治關系緊張仍然是日系品牌在華發展的最大阻礙。
據了解,在7月汽車行業整體庫存壓力有所緩解的同時,日系車廠家庫存增長近9天。不過,日系品牌開拓中國市場的戰略仍在堅持。
7月,日產車銷量7.95萬輛,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正增長,環比降幅超過20%,同比下滑12.3%。東風日產今年提出的銷量目標是110萬輛,但1~7月銷量僅為42.77萬輛,完成率不足40%。
同樣將年度銷量目標鎖定為110萬輛的豐田,7月在華月銷量為7.48萬輛,同比微跌1.1%。前7個月豐田在華累計銷量54萬輛,同比增長近10%,但銷量仍不足全年目標的一半。
與日產、豐田相比,本田在中國市場回暖步伐更為“艱難”。
7月,本田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超過20%,僅為3.95萬輛。而且本田主銷車型集中下滑,雅閣和CR-V等主力車型銷量同比暴跌,主力車型中只有飛度在7月實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