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昨天,北京市發改委表示,北京的GDP增速經過主動調整,目前正在合理區間穩健運行。
“翻一番”只需6.9%
發改委副主任劉伯正介紹,北京的“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穩健運行”,此前,北京GDP增速經歷了由高速到中高速兩個階段的變化:2001-2007年年均增長12.6%,2008-2013年年均增速為8.8%。去年開展“十二五”中期評估,已將經濟增速調整為7.5%。
“這個增速指標是我們主動調控的,符合經濟發展趨勢。”劉伯正說,雖然采用刺激政策可以推高經濟增速,但這是不可持續的,也不科學。現在北京與全國、東部及周邊地區經濟增速變化趨勢一致。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新聞發言人邢志宏也稱,北京自“十二五”以來經濟增速平均7.8%,想要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今后幾年經濟增速只需達到6.9%就可以。因此,目前北京7%-8%之間的GDP是符合的。
京津冀通關將一體化
在京津冀協調發展方面,劉伯正透露,北京目前已與河北、天津分別簽訂了框架協議,研究制定2014年-2017年推進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產業轉移對接這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的工作方案。其中,與河北的協議中,還有專門針對曹妃甸區域的內容。因為“曹妃甸有首鋼、北控等集團,有條件有基礎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示范區”。
他表示,下一步即將實施京津冀通關一體化,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另外,通州作為城市副中心,其“一核五區”開發建設正在推進。在京津冀協調發展中,通州的規劃、布局、功能還要進一步完善,將來要與河北燕郊等周邊地區形成有機銜接。
■ 追訪
“十三五”編制要做“進退增減”
劉伯正指出,北京受人口、資源、環境約束,特別是水資源,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北京由于多個城市功能疊加,承載力面臨很大挑戰,如何在更大范圍進行城市布局,是下一步要破解的。
他介紹,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啟動之年,北京需要做好“進退增減”的大文章。目前,把重大問題和課題向社會發布,研究機構已開始進行研究,年底前要形成階段性成果,計劃明年三四月完成。然后根據成果進行消化、吸收,編制出“十三五”規劃的“綱”。
劉伯正說,要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專場和專題調研,并在網站開辟專欄,希望各界對“十三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