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持續低迷,今年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創新低。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沒有提及房地產。最近,多位地產大佬在不同場合“看衰”樓市。萬通集團主席馮侖稱,“地方政府把互聯網小三扶正,房地產下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稱,房地產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一貫唱多的任志強都表示,“沒有看到任何理由能阻止(樓市)下滑。”(12月16日《新京報》)
在我看來,地產大佬們看衰房地產的觀點,多少有一定道理。即便在放松限購、限貸以及降息的背景下,很多地方樓市最近土地交易、房屋交易有所回暖,但樓市已不可能再回到高歌猛進時代。
這些地產大佬的觀點,與很多事實相吻合,釋放出不少信號。首先,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乏力。馮侖認為,目前“三四線城市人口幾乎沒什么增長”。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因為三四線城市大多數缺乏產業支撐。再加上三四線城市房屋庫存積壓嚴重,從短期來看,房價缺乏上漲動力。所以,三四線城市的樓市相關利益方,應放棄房價上漲的幻想。
其二,“去庫存化”仍是今后一段時間主流。任志強透露,目前開發商的庫存很大,大概預售面積已經超過6億平方米,這是歷史最高峰。我們不用去懷疑這一觀點。今年以來,庫存高企已成為樓市最突出的一個問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最近也透露,全國在建房屋九成沒賣出去。再加上開發商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因此,以價換量才是開發商的“不死之法”。
其三,不要幻想房地產再現高潮。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不要再對房地產行業抱有任何幻想。這是很中肯的一句忠告,過去很多年,中國樓市大多數時候都是高歌猛進,繼而是持續不斷的調控,這是一種非正常現象。在筆者看來,開發商不要再幻想房價瘋狂上漲,地方政府也不要再幻想賣地收入像前些年那樣瘋漲,樓市“瘋增長”時代已經結束。
最后,“經濟新常態”將會帶來“樓市新常態”。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有兩個觀點,值得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參考:一是隨著經濟增速轉變,房地產進入換擋期;二是房地產與經濟新常態也有關系。這樣的判斷是比較準確的,經濟增速放慢,房地產不可能快速增長;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房地產也要認識和適應新常態,唯有如此,房地產才能不“落伍”。
也就是說,無論是從這些地產大佬的觀點來看,還是從樓市現狀和發展趨勢來看,樓市相關利益方都該換換腦筋了。比如說,地方政府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賣地數錢、依靠土地財政過日子,唯有轉變觀念,轉變做法,才不會陷入被動。開發商不能看到放松限購、降息等政策信號就漲價,只有降低庫存、降低負債率,并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才不會被淘汰。 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