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由于開店門檻低、缺少監管成為假貨重災區。最早做微商的口袋購物旗下微店昨日宣布,將每月2日定為公司“打假公布日”,并宣稱截至6月1日共處理900多萬件涉嫌假冒偽劣的商品。但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微店內依然有打著“正品”旗號的低于官方價格1/4售價的商品銷售。
微店方面宣稱,在關鍵詞屏蔽方面,微店建立了相應的輿情及商品監控系統,將“高仿”、“A貨”、“一比一”等關鍵詞進行屏蔽處理。然而,此種方式僅能阻止明目張膽售假的商家,對于假冒正品的商品卻難以限制。北京商報記者使用“正品”、“耐克”等關鍵詞進行搜索,依然可以搜到價格明顯低于品牌產品合理價格區間的商品,如“耐克KD7代籃球鞋”,官方價格在1200元以上,以“正品”關鍵詞查出的同款商品僅售298元。
在價格手段屏蔽方面,微店表示已總結了線上品牌產品合理的價格區間,對超出或低于該區間的商品信息標為嫌疑對象,這類商品將被給予屏蔽處理。北京商報記者觀察到,由于定價較為自由,低價產品依舊霸占了大半搜索頁面,價格超過百萬的惡意標價商品也不在少數。
在《微店賣家管理規范》中明確指出,微店為保護名店或認證店鋪,針對店鋪名稱進行規范,非認證情況下不得使用“品牌官方”、“旗艦店”等字樣、知名品牌作為店鋪名稱以及已申請商標保護的店鋪LOGO等。但北京商報記者搜索“耐克”、“阿迪達斯”等關鍵詞時,依然發現諸多同名商鋪,并使用品牌LOGO。
業內人士指出,微店開店門檻低、缺少監管是假貨泛濫的主因。成熟C2C平臺會在人工巡查和系統判斷兩個維度進行監控。人工巡查需要大量抽檢,如扮演賣家抽檢、第三方公司抽檢、跟進舉報投訴等。微店在人力投入上還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