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因為房產中介行業信息不對稱,而加盟莫天全組建的搜房集團;到如今把金融嵌入房地產交易的各個環節,平安好房董事長莊諾完成了從中介公司到交易平臺的角色轉換。
初見理財周報記者,莊諾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解釋此前造成的行業誤解,“我在好房上線時說到的意思是,在好房自己的網站不做中介業務,要去中介化,而并非后來大家認為的要消滅中介。”
自去年5月15日至今,平安好房上線已然11個月,莊諾將自己定位為產品經理,陸續針對新房、二手房、租房業務推出“一寶三貸”、“e房錢”、“租金貸”等產品。
“我們始終是想搭建一個平臺”莊諾向記者表示,“好房不與中介為敵,我們是用金融手段撬動房產交易,獲得真實房源,不打價格戰,不搶中介的飯碗。”
而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我要的是資金流。”在理財周報面向莊諾的專訪過程中,其反復向記者強調這一點。
在其看來,不動產并非不動,在房產交易的各個環節,都可以有平安好房的滲入。而這其中產生的資金流,會是一份無價之寶。
理財周報:出于什么考慮設計了“e房錢”這一產品?
莊諾:從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出現了搜房網在杭州、廣州、深圳被線下中介聯合抵制,58同城合并安居客等,整個二手房營銷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2012-2013年的時候,整個市場一片繁榮,供需都還比較平衡。然而到了2014年下半年,出現了狼多肉少的情況,一些互聯網公司也隨之冒出來了,這里面就會發生“廝殺”。出現了線上往線下走,線下往線上走的兩個趨勢;還有就是互聯網平臺的傭金戰。
畢竟依靠了中國平安的平臺,打傭金戰好房也是有資格的,當時也有一些傳統中介找到我們尋求合作,但我們始終是想搭建一個平臺。
平安好房最大的特色是金融,在一手房領域,我們已經做了“一寶三貸”,包括購房前期的購房準備金有“好房寶”,首付款有“好房貸”,期間有按揭貸,交房后有裝修貸,還有車位貸等。我們都是在用金融打入房地產交易的所有環節。
在二手房領域其實大家在做傭金爭奪的時候,有一塊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假房源的問題。
我們想到第一步把房源做真實。業主把房源交給平安好房,如果價格談妥了,好房馬上拿房價的30%先給業主,業主把房源交給我,這個房源應該說99%是真房源,價格都談好了房就一定會賣。我不敢說100%,因為中間會存在一些偶發事件。
當然一旦出現房子3個月內賣不掉的情況,我們也心甘情愿承擔這30%的資金成本。
第二步當我有真實房源的時候,好房不賣房,把房源讓給跟我們簽約的中介,我們有一個類似滴滴打車的APP“好房拓”,通過好房拓把房源信息發給所有中介,他們去搶這個房源去賣。因此解決了中介的貨源問題,好房不與中介為敵。
不過在賣房過程中,如果下家需要資金,中介要來找我,好房還有贖樓貸、短貸等。
還有個條件,所有交易的資金都要通過好房監管。平安好房最大的優勢就是金融,我們是用金融手段撬動房產交易,獲得真實房源,不打價格戰,不搶中介的飯碗,也不拉幫結派,我們希望是一個平臺。
理財周報:交易過程中好房如何參與資金監管?
莊諾:舉一個場景的例子。你有一套價值500萬的房,我把這500萬的30%也就是150萬給你,房子抵押給我,然后我交給中介賣。無形中我成為了二房東,在找到下家來買的時候,一定要先把這部分錢作為定金交給我,才能夠把抵押解除。
所以錢一定會經過我好房,如果我借錢給你,下家給你錢你不還給我,我就虧了,所以要做資金流監管。我要的是資金流。
我個人的判斷是,在PC時代流量很重要,但是現在屬于后PC時代,也叫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不是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真正運用場景,因為它更現實。
理財周報:好房在其中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
莊諾:其實這個屬于商業秘密不好說。我只能說在互聯網時代,要的是規模。真正懂得玩互聯網,絕對不是一開始就要賺錢。
我要的是資金流。58同城有一個報告,2013年中國的租金市場是2.5萬億。
好房有“租金貸”產品,當這些資金其中有10%能從平安好房走,流水可以有2500億。
當有1萬億或者5000億資金的房地產交易資金規模經過好房流轉,未來產生的收益是多少,那真的是無價之寶。
現在也許你看到我沒賺到錢,但是我粘住了客戶,當大家以后用“e房錢”,也心甘情愿把資金放在平安好房來做監管,這樣的流量是很大的。
我們整天都在想房子怎么能產生錢,有資金流。我們整個產業鏈條會延伸得很長。
所以我覺得不動產其實是高頻的,只要房子沒有被消滅掉,圍繞房子產生的周邊的資金永遠在流動,包括水電煤氣費、房產稅,以及未來你需要錢可以把房子抵押給我,只要是有資金產生的地方,平安好房都有服務的機會在。
我把自己定位是產品經理。我們有一個策劃團隊,幾乎每天都在討論在房地產交易過程中,哪個地方會出現資金流,怎么切入進去。
理財周報:二手房業務推出這段時間的市場反饋如何?
莊諾:我有50人的風控團隊和20人的審查團隊,一開始我們會抓得嚴一點,把流程走得更細。
審查中確實遇到了一些事,比如有人用假身份證把房子抵押給我們套利。也有一些房子是70多歲老人擁有的,這也有風控的問題存在,一旦他不還錢,我應該拍賣房子,但是有老人在,法律規定是不能趕走他的——我們在審核過程中發現了很多類似問題。
所以申請量是挺多的,每天應該都有幾十個申請上報過來。截至4月15日是有249人申請,申請額超過24000萬。
理財周報:好房的風控涉及哪些方面?
莊諾:平安好房的團隊大概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互聯網領域,比如搜房、安居客;一部分來自平安內部的傳統銀行,因為傳統金融行業對風控很重視,而好房現在做的基本上都是給人家錢,風控很重要;還有大概1/4是從傳統中介行業而來。
我們大概有20-30項風控,包括防欺詐、防欺騙等等,風控有很大一個團隊,坦率講技術含量挺高的,很專業。
因為一般互聯網公司包括好房在內,金融基因都不怎么好。但平安是一個金融屬性很強的集團,會有一個團隊專門跟進風控。
我們其實長著一張金融的臉。
理財周報:風控團隊設置的項目門檻有什么思路?
莊諾:實際上是有27道關卡去過濾,那是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想出來的。
風控沒有100%,我們盡量把風險降到最低。比如出現人身意外怎么辦,房產被凍結怎么處理,我們做了很詳細的預案。
一旦發生問題直接在系統里面套用預案,如果審查通過,我們希望做到3天就放款。
另外我們的風控團隊在面談過程中其實關于對方就有一個評估。
理財周報:是否有今年關于二手房業務市場占有率或者資金量的預計?
莊諾:市場占有率我們不敢講,因為我們不做銷售,這樣講容易有歧義。
今年我們二手房在交易過程中所動用的資金應該要做到200個億,這里面包括:e房錢、短貸、過橋、按揭等。
畢竟只上線一個月我不敢講太大規模,現在雖然反響不錯,但目前僅限于上海,我們在廣州、深圳還沒做。在上海我們大概花3個月總結一下經驗,接著馬上在全國鋪開。
理財周報:好房為什么要設立線下服務中心?
莊諾:我們雖然說不是賣房,但是在二手房還是要建立一個O2O生態圈。受理中心更多是為中介、為購房者服務的一個線下物理門店。
我們的線下服務中心主要是服務二手房,當然也會做一些一二手聯動。現在在上海已經有3家,另外還有一家正在籌建中。
理財周報:線下服務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莊諾:比如說很多人來借錢買房,他的資金要經過線下的受理中心,包括合同審核、簽合同、面談、面簽等事務;也為中介提供服務,幫助中介做審稅、評估、產權調查等。
未來馬明哲董事長希望我們能做成系統化。
所謂系統化,就是一套房子需要納多少稅,不用人工計算,報上來輸入我們的系統,迅速計算出要交多少稅,怎么付款,稅率是多少,在銀行按揭每個月還多少錢等。
我們要建立一個很大的云計算系統,馬總要求說,做到這樣才能更高科技地實現交易。
未來我們還要做移動的中介門店,用好房拓來講,除了房源系統、客戶管理系統之外,甚至經紀人的行為系統也在里面,能隨時跟蹤經紀人的行蹤。
理財周報:好房在全國的布局按照什么思路鋪開?
莊諾:我們今年大概會在15個城市開設分公司,現在已經進入了9個城市。都是交易比較活躍的地區。
理財周報:好房如何選擇中介合作方?
莊諾:我們沒有選定,只要你愿意接受好房的條款我都會跟你合作。無償提供房源,只要你的資金在好房流轉就行了。
甚至未來我們可能還會給經紀人額度。比如經紀人在好房做了1000萬的成交量,我一年可以提供10萬甚至100萬借給經紀人,幫助他們做大業務。
理財周報:中介和互聯網領域人才流動比較大,好房內部針對團隊激勵有什么計劃?
莊諾:我們是分三年給予期權,還有提供一些個人發展空間,雙管齊下。因為我們未來要設置很多分公司,針對業績做得比較好的員工,可以把他們派駐到地方做總經理之類的。
理財周報:平安集團有很多金融和不動產的資源,好房考慮在什么情況下進行合作?
莊諾:在集團內部開會時,我跟平安信托、平安不動產的團隊經常在一起聊,看有什么可以合作的機會。
未來我們可能在一些比較創新的項目上會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