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政府召開危舊房棚戶區改造暨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工作會
4月20日,宜賓市政府召開了宜賓市危舊房棚戶區改造暨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工作會,結合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和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兩項工作和之前落地的公積金貸款政策。有專業人士分析,這是政府在促進棚改和房地產市場上的又一記“組合拳”。
棚改15656套 貨幣安置占40%
會議指出,今年宜賓市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和房地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是:確保危舊房棚戶區改造15656套,6月底以前開工80%以上,9月底以前全面開工建設,確保貨幣安置達到40%,確保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0億元以上。
130億元的投資額較2014年完成的171.9億元有所下降,從大環境和市場表現來看,今年宜賓房地產市場也呈收緊之勢,2015年宜賓樓市發展依舊以維穩略降為主基調。
今年的棚改和房地產發展目標提出,“確保貨幣安置達到40%”,根據今年危舊房棚戶區改造的目標15656套,也就是說今年的貨幣安置房應該會超過6000套。
業內猜測 宜賓住房或將“商轉安”
宜賓作為三四線城市,近幾年一直面臨著較高的庫存壓力。高庫存壓力,使樓市活躍度降低、房價漲不動或者下跌、開發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甚至還引發了資金鏈斷裂。為緩解庫存壓力,在此之前,多地已經試點回購商品房充當保障房,包括四川省、安徽省、江蘇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貴州省等。近日,巴中也開始落實“探索棚改貨幣化安置,回購商品房轉安置房”,有業內人士分析,宜賓也可能借鑒此方法。
結合宜賓樓盤分布與銷售情況,臨港區可能成為宜賓回購商品房做安置房的最先試點區域。在臨港的在售在建樓盤中,和都國際社區與紫金城成了受關注的預測對象,“商品住房轉為安置房一方面降低庫存,減小開放商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做好棚改工作的體現。”業內人士李先生告訴記者,“但不管是哪個樓盤商轉安,有兩個標準是肯定的,一是價格相對較低,二是庫存壓力較大。”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李幸
名詞解釋
“貨幣安置”,即在安置范圍內的被征地居民住房安置,一律采取貨幣補助、補貼方式。過去幾年,棚改的主要模式是將原有棚戶區拆除后建設新住房,讓棚戶區居民實現原地或者異地安置。也有一些城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施貨幣化安置,把拆遷補償等費用發放到被拆遷戶手中,讓他們自行到市場上購買住房,完成安置。由此可見,宜賓部分商品房可能轉化為安置房,而6000套的去庫存能力確實可為宜賓樓市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