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慢,就怕站。那些尚未行動起來的地方,應該快馬加鞭。按照國土部、中央編辦聯合下發的要求,確保年內完成各級不動產登記職責和機構整合工作
□王石川
3月1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實施,而截至3月底,中國300多個地市州盟、2800多個縣市區旗中,只有50個地市、101個縣完成了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占比分別不到16%和4%。即使已經完成職責整合的市縣,大多數也尚未將相應的登記機構進行整合,具體從事登記的工作人員尚未整合到位(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
條例已滿月,只有50個地市、101個縣完成了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占比分別不到16%和4%。所謂的不動產登記,儼然變成了不動產不登記,令人百味雜陳。96%的縣市沒有動起來,顯然原因復雜,比如條例從施行到落地,難免需要時間;再比如由于職責和機構整合尚未到位,缺乏實施主體也使得登記難以推進。
除此之外,是否與相關部門缺乏熱情和動力有關?比如為官不為,導致政令不通。在3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難道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與政策相比,條例無疑更重要,也更具有強制力,卻推行不暢,是不是也與處長“把關”有關?不管這種情況存不存在,都應該正視“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狀況。
條例沒有動起來,或因受到阻力。盡管條例并不具備反腐功能,但一旦施行,一些官員灰色財產或將暴露,特別是對那些坐擁數套房產的官員來說,他們不僅不愿意推動條例動起來,甚或暗自設置障礙。其實,條例對反腐并非毫無作用,正如參與條例制定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所稱,條例規定將統一建立不動產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信息共享,這對于反腐來說,確實有一定幫助,只要經過一個平臺就可以查詢特定個人名下的全部不動產。
不怕慢,就怕站。那些尚未行動起來的地方,應該快馬加鞭。按照國土部、中央編辦日前聯合下發《關于地方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確保年內完成各級不動產登記職責和機構整合工作。如果連職責和機構整合都不愿意做,不動產登記恐怕遙遙無期。由于不動產實行屬地登記,市縣兩級是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關鍵,即便各地整合了統一登記的職責和機構,也需要有使命感和緊迫意識,不能拖,更不能凝滯不動。
當然,除了各地行動起來,中央也需形成制度安排。據國土部不動產登記局負責人此前表示,《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即將完成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盡快頒布實施。相信有了實施細則,各地就更容易動起來。
條例可謂命運多舛,尚未出生已是爭議四起,好不容易出臺了,仍然備受質疑。早前有學者預計,條例實施絕不會是一塊好啃的骨頭。與其說是一語成讖,不如說這是基于現實的清醒認知,條例既已出臺,就應該不折不扣落實,哪怕阻力再大,哪怕狀況再復雜,也不能卻步。為了確保條例推行更順暢一些,理應在出臺實施細則的同時,強化問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