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大面積無規則起皮發霉?陰角處墻面發霉?墻體出現有規則的黑印……你可知道,這些看似因漏水導致的異常現象,其實是房屋“受寒”所致,與房屋采用的保溫措施有關,而不同年代所建的房屋,保溫技術不同,出現的問題也不一樣。要想對癥下藥,還得搞清楚緣由才行,且讓我們分別看看具體情況。
常見問題 墻面大面積、無規則發霉、起皮
代表房屋 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房屋
成因分析:上世紀80年代以前興建的房屋墻體普遍無保溫措施,內部構造是紅磚外墻、水泥砂漿找平層、涂料裝飾層。由于外墻保溫性能差,當冬季室外溫度低時,外墻內表面溫度低于室內露點(指在固定氣壓之下,空氣中所含的氣態水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液態水所需要降至的溫度),空氣中的水分在墻面凝結,導致墻面涂料出現大面積無規則的發霉、起皮。
解決方案:專家介紹,針對磚混結構外墻保溫性差,滲漏水引發的墻面發霉、變黑的問題,在施工中可先涂抹防水砂漿,再涂抹保溫砂漿(玻化微珠保溫材料,相比擠塑板和聚苯板等傳統保溫材料,環保性強且使用壽命長,施工前將玻化微珠顆粒與無機粘接劑充分攪拌,即成玻化微珠保溫砂漿),之后進行石膏找平、粉刷涂料等正常工序。此法使用年限長,更適用于小戶型或空間使用面積較局促,需要做內墻保溫的老房子。
常見問題 陰角處墻面發霉、起皮
代表房屋 上世紀90年代末或者本世紀初的房屋
成因分析:這部分房屋已經給外墻做了內保溫,但有的內保溫保護的僅僅是部分外墻,覆蓋面不全,往往在內墻與外墻交接的位置得不到保護,往往在保溫墻體和不保溫墻體交角處形成結露(物體表面溫度低于附近空氣露點溫度時表面出現冷凝水的現象),因為結露水的浸漬,從而造成墻面陰角(墻面上凹進去的墻角)處的發霉、開裂和起皮。
解決方案:專家介紹,解決方案可同上,保溫砂漿能夠更好地覆蓋墻體,徹底解決因保溫性能差形成冷凝水浸漬墻面的問題。采用此種方法,也可以徹底解決房屋使用保溫板而出現的規則墻面黑印問題。
常見問題 有規則的墻面黑印
代表房屋 上世紀90年代房屋
成因分析:此階段房屋采用的內保溫結構,通常采用塊狀的苯板材料。而保溫板與保溫板的接縫處,保溫性能差很多,傳熱系數大,容易形成冷熱橋現象。由于該部位內表面溫度較低,寒冬期間,該處溫度低于露點溫度時,水蒸氣就會凝結在其表面上,形成結露,嚴重的還會直接往外淌水。長此以往,空氣中的灰塵、煙霧等容易沾上,導致該處逐漸變黑,生菌發霉。由于保溫板與保溫板之間的接縫處是十分規律的,黑印也就顯得十分有規則,像一個又一個格子一樣,不僅影響美觀,還容易對業主的健康產生影響。
解決方案:專家介紹,可采用點粘石膏板工藝,在原內保溫層和原裝飾面層的基礎上,通過粘接石膏的方式,再粘接一層防水石膏板,這樣徹底解決塊料保溫材料的黑印問題,而且造價低廉,施工也相對簡單。此種做法會損失掉一部分房屋面積,因此更適合空間使用面積較充裕,需要做內墻保溫的老房子。有專家表示,如果需要徹底處理,可拆除原有內墻保溫層,在墻面上粘貼5厘米厚的擠塑板保溫材料,再加裝一層石膏板,然后按照正常的墻面粉刷程序,刷界面劑、粉刷涂料即可。但此種做法相對較復雜,動靜較大,建議業主在重新裝修時處理。
京華時報記者 程建蘭
出場專家:今朝裝飾老房裝修研發部土建工程師 翟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