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如同大家早已料到的,隨著服務價格放開,不少小區的停車費一路走高。就這樣,所謂自主調節、市場定價的改革,又一次成為利益相關方提價的借口。而這一局面,顯然不是公眾所樂見的。
必須重申的是,即便小區停車服務價格放開,也絕不意味著可以單方面漲價、無限制漲價。按照規定,停車費價格應由開發商、物業公司和車位使用人等三方共同協商約定——很顯然,業主天然就應該是,定價過程的重要參與力量。任何的提價動作,都必須充分告知、充分討論,而后經由業主委員會通過、確認,方可具備基本的合法性。
事實上,如今停車費之所以飆漲,很大原因就在于,社區內部博弈力量的失衡。在很多小區,根本沒有成立業委會;或者,即便設有相關機制,也往往流于形式、疏于經營……久而久之,開發商、物管一方失去制約,自然會變得強勢而無所顧忌。在停車費的拉鋸戰中,分散而零星抗議的業主,注定話語權有限、議價能力孱弱。
除此以外,另一需要厘清的事實是,停車費實行市場化定價,絕不意味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不管不問。畢竟,只有確保市場環境的公平,才能確保市場化定價的公平。在此方面,我們實則可以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說,督促小區車位比達到合理水平,建設更多公共性質的停車配套,嚴管嚴查價格操控行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