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耿諾
自住房購房合同行文應保證不出現無效的“霸王條款”;開發商也應為剛需購房人說清合同條款內容。政府則請來專家為合同把關,同時出臺專屬于自住房的購房合同示范文本。記者昨日從市住建委和市住保辦了解到,自住型商品房合同將納入監管范圍,政府將出手對合同文本進行規范,以防購房人吃虧。
業內人士分析,這將有效避免“霸王條款”出現,還有望扭轉開發商始終強勢的“行規”。
同是退房 賠償金額差五倍
近期,一個自住房項目因為合同條款問題,引發了市住建委負責人的關注。按照這份合同,購房人需要將契稅交給開發商代繳,這些錢要在開發商手里無息存放兩年。其結果必然是開發商受益而購房人吃虧。
與此同時,市住保辦專家決策組的法律專家也在對本市自住型商品房的購房合同進行評估。
“對于購房人來說,重要的是平等?,F在的合同中約定,因購房人原因退房需賠償總房款的5%,而因開發商原因,退房僅需賠償1%。”一位法律專家說,這種“差五倍”的霸王條款毫無道理?!耙炊?%,要么都5%,這才是對等。”
昨天上午,一場研討會在市住建委辦公樓內召開,專門針對自住型商品房的“霸王條款”。
“自住型商品房不同于普通商品房,有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功能,所以,政府要對開發商行使監管職責。”市住保辦專家組成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鄭雅方說。
“購房合同條款里的不合理,就是行規?!鳖^發有些花白的市住保辦專家組成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易成棟一直在研讀合同,并在一張空白A4紙上不停記錄著內容。他說,合同中很多條款,都應該是開發商和購房人雙方協商的。
市住建委一位法律顧問也建議,開發商提供的格式合同中,有些條款雖然被開發商寫進了合同,但在法律判決中,通常會對這些“霸王條款”進行無效認定?!罢畱摫O管這些無效條款,以及會在現實中影響到老百姓住房保障福利的條款?!?/p>
自住房合同將嚴于商品房
此前,市工商局、市住建委曾經聯合推出房地產交易示范性文本。然而,記者從一位從事房地產業超過20年的開發商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大多數開發商會在示范文本中“添枝加葉”,由此逃避一些自己應負的責任。
“最大限度縮小企業責任,這確實是行規?!边@位開發商負責人并不避諱這個問題。
目前,市住建委官網已經公布了商品房現房、預售的合同示范文本。而據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說,本市已經聯合多位法律、法務專家,就起草自住房購房合同示范文本進行討論。專屬于自住房的合同范本條款會更加嚴謹。
這是由自住型商品房的特性決定的。自住型商品房由開發商承建,價格比周邊商品住房低30%左右,面向全市符合限購條件的家庭;購買此類住房后五年內不得上市,五年后上市收益的30%上繳財政。
截至上月底,全市自住型商品房共推出46個項目。在啟動選房的31個項目中,有2.9萬套實現了銷售。已經進入銷售環節的自住房項目,僅剩1142套未售出。
“好事就要做到位”
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說,市住保辦將牽頭建立合同評估制度,讓合同和老百姓見面之前就先被“捉蟲”。
“開發商在領取預售許可之前,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制訂合同。我們會建議開發商把合同事先提交給市住保辦專家組,請專家評估后,出具修改意見,再由住保辦反饋給企業?!边@位負責人說。
而鄭雅方建議,開發商草擬購房合同時,首先要經過嚴格的法律論證。“開發商與取得購房資格的老百姓是平等主體,要在雙方合意的情況下,才能簽署合同?!彼f。
來自物業管理、住宅質量管理等部門的負責人,也對未來的自住房合同條款,提出了一些更清晰的建議。
“如果說這些合同條款的措辭還得用言語補充解釋,那就應該在合同中直接標注清楚,讓老百姓看得明明白白。”一位業務處室負責人說。
從2013年啟動供地開始,自住房的管理體系一直在完善過程中。市住建委已經傾注了大量精力監管自住房的施工質量、戶型結構等細節內容,同時,也在進一步細化對自住房“全生命周期”的監管?!皬纳暾?、提交審核,到搖號、購房,再到后續的持有、交易,每個環節我們都在推進更精細化的管理?!笔凶〗ㄎ嚓P負責人說。
“自住房是納入住房保障體系的新型房源,我們的原則是,好事就要做到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