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審計報告”
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昨天聽取和審議了《北京市2014年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本次審計持續對40個市級部門開展了預算執行審計,突出了對“三公”經費的檢查,強化了對保障房建設、養老服務、環境治理、文化創新等重大項目和重點資金的審計。
審計發現,本市3個部門“三公”經費支出超年初預算批復172.46萬元。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超預算128.71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用超預算43.75萬元。
市審計局副局長郭彤透露,40個市級部門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審計結果,將依程序適時向社會公開,公開時間約在8月。
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王琪指出,審計報告中反映的違規問題,將責成監察部門開展行政監察。這也是監察部門首次介入追責問責。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制定明確具體的整改方案、時間表、目標和要求。年底前,將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和處理結果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書面報告。
針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市審計局表示,目前26類問題已經整改或正在采取措施整改,整改涉及資金98.12億元。對于無法立時整改的21類問題,將通過建章建制等逐步加以解決。
關鍵詞
市本級
預算收支
執行審計
問題1
10.71億耕地開墾費未入市級國庫
按照《北京市耕地開墾費收繳和使用管理辦法》,耕地開墾費應繳入市級國庫。
但審計發現,市國土局在組織征繳過程中,批準將部分耕地開墾費繳入區縣國庫,市財政局對此監管不到位。2012年至2014年,全市征繳耕地開墾費12.63億元,其中繳入區縣國庫10.71億元。
問題2
4企業未足額上交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審計在抽查10家集團企業后發現,4家企業少上交國有資本經營收益675.7萬元。
審計發現,2014年在計算應上交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額時,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和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中心多抵扣了下屬子公司以前年度未彌補虧損等2445.58萬元;北京經濟技術投資開發總公司和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多抵扣公積金798.11萬元。
問題3
社保基金少編預算收入5.42億元
審計發現,由于對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等增長變動情況預測不準,考慮影響當年收入的因素不夠充分等原因,市人力社保局在編制2014年社保基金預算時,少編預算收入5.42億元。
審計還發現,個別項目預算審批不夠嚴格。“多廳影院建設補貼”等9個項目,預算申報內容不完整,缺少可行性論證、未按規定實施評審,仍然通過了預算審批,涉及資金3.53億元。
問題4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余未達最低標準
按照人力社保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的指導意見》,作為風險預警監測的關鍵性指標,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余應保證6至9個月的平均支付水平。按照6個月最低平均支付水平計算,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余至少應達到324.18億元。
但審計發現,2014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682.7億元,支出648.36億元,結余34.34億元,滾存結余227.06億元。
關鍵詞
重點專項資金審計
問題1
通州13.59億廉租房保障金被挪用
對全市保障房建設和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以及對172個項目的延伸審計發現,部分資金使用不合規,通州區13.59億元廉租房保障資金被擠占挪用,用于非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北京市昌平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將通過企業債券籌集的6億元資金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
部分不符合條件的家庭,通過隱瞞收入、婚姻、生存狀況等違規享受住房保障待遇,或經濟條件改善后未騰退原有保障房。
問題2
城六區養老床位超半數閑置
審計發現,城鄉養老床位空置率較高。截至2013年末,城六區擁有養老機構137家、養老床位3.06萬張,平均入住率為47%。10個郊區縣擁有養老機構263家、養老床位4.96萬張,平均入住率為32%。
此外,2012年至2013年,13個區縣的52家養老機構分別向市、區縣民政和財政部門重復申請專項資助經費1.49億元。由于項目前期規劃立項不充分等原因,10個養老機構申請的新建和改擴建資金沒有撥付使用,閑置資金3152.7萬元。
問題3
3.92億平原造林養護金閑置
審計發現,2013年完成的平原造林工程,尚未經過一年的質保期,市級財政、園林部門以及部分區縣政府提前安排了平原造林養護資金5.53億元,造成3.92億元撥付區縣、鄉鎮后閑置;其余直接撥付給項目實施單位的資金中,1375.86萬元被挪作他用。
問題4
18.3億文創專項資金沉淀
審計發現,479個文化創新項目未實施或進展緩慢,62個項目未達到績效目標,涉及資金9.82億元。截至審計時,“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引導資金1.91億元、文化創新發展專項資金18.3億元,沉淀在相關部門、區縣和項目實施單位。
另外,2011年至2013年間,房山區、海淀區、朝陽區、昌平區四個區累計有253家(次)排污企業欠繳排污費148.62萬元。
關鍵詞
企業審計
地鐵等4企業少計收入8.59億
審計還重點對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學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4家企業資產損益和經營情況進行了審計。
審計發現,企業存在重大投資未實現預期、財務核算不規范等問題。
其中,部分重大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投資未達到預期收益目標,涉及資金7.8億元;部分基本建設項目未履行招投標程序,涉及合同金額19.07億元;個別企業依據未經批準的資產評估報告,轉讓國有產權,涉及資金1.3億元。
企業財務管理不夠規范,收入和資產不實12.28億元。其中,少計收入8.59億元,虛增銷售收入2.64億元,固定資產不實1.05億元。
北京晨報記者 鄒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