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表示,房山在售項目眾多,造成購房者可選擇面較大,區域內部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各項目都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新京報記者 方王洋 攝
最近,房山良鄉區域因上周新成交了兩幅地塊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直追目前區域樓盤售價的商品住宅樓面價,更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市場遇冷時頗受打擊的房山樓市,在迎來新的高價地成交的同時,能否由此獲益實現樓市升溫?而區域內那些曾經的高價地,是否能夠借著這一機會打一場翻身仗?
未來供地或持續減少
繼大興區多宗宅地遭“瘋搶”之后,7月16日,房山區良鄉板塊兩宗地也遭熱捧。其中,良鄉高教園區西部生活區西區在經過43輪激戰之后,由恒大以15.7億元總價收入囊中,溢價率為41.2%。該地塊的居住部分將按要求全部建為自住型商品房,限定銷售價格為17500元/平方米。
另一宗成交的地塊是良鄉高教園區西部生活區東區,由天恒以31.78億元、配建71000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拿下,剩余可售商品房折合樓面價高達2.1萬元/平方米。在同區域內,這一樓面價僅次于萬年基業摘得的理工大學9號地,也直逼當前區域在售項目的成交價。
“對于開發商來說,眼下高價拿地,很大程度上是看好未來。”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目前北京在逐年縮減北京的住宅用地供應,這與北京的經濟結構和人口調整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想在北京扎根的開發商來說,即便是高價,也是必須要拿地的。”
市場反應相對平淡
“房山兩地塊拍出48億,樓面成本已超區域現房”,高價地一出,已有部分項目借此由頭在網絡上進行宣傳。然而記者在近日的走訪過程中發現,高價地對于市場的影響并沒有迅速顯現。
目前,良鄉板塊的在售項目包括五礦·銘品、首創紫悅臺、蘇寧·尊悅大廈、北京城建勝茂傲山等數十個項目,售價在22000元-27000元/平方米之間。在良鄉大學城附近,還聚集了首開熙悅睿府·書香、北京時代廣場等一批商住商辦項目。
7月22日,記者來到位于良鄉大學城附近探訪。在首開熙悅睿府·書香和北京時代廣場的售樓處,沒有看到購房者的身影。在良鄉大學城地鐵站出口,一個身著長袖白襯衣的售樓員在烈日中拼命扇動著手里的宣傳單。他說:“高價地對于目前的商住產品影響不大,畢竟不是同一類客群。”
“雖然有高價地成交,不過現在的購房者對于這一類信息的反應越來越理性。雖然最近項目的來訪和成交都有一定提升,但也是政策和大市場回暖的綜合因素推動。”良鄉長陽片區一在售樓盤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 熱點問題
房企高價拿地底氣何在?
天恒深耕房山,恒大有成本控制優勢
天恒拿下大學城地塊的商品房樓面價高達21000元/平方米,相當于周邊項目在售價。而恒大拿下的自住房地塊限價在17500元/平方米,業內人士認為恒大成本一旦超出5000元/平方米,就將面臨虧損。面對高地價,房企拿地底氣何在?
據業內人士介紹,北京整體住宅用地供應減少、房企看好后市、深耕或熟悉區域市場后再順勢拿地,都成為房企敢拍高價地的原因。
據了解,在2010年房山地鐵線開通前后,萬科、首創等大房企紛紛進駐引發房山搶地第一輪熱潮。天恒是西城區的國企,早在2008年就進駐房山,在六環外開發天恒樂活城,目前處于尾盤階段。據悉,今年三季度,樂活城將推出公寓部分,報價13000元/平方米,同時現房住宅在售,報價17000元/平方米。深耕房山近7年、原有項目已近清盤的天恒,有意在房山再擴大版圖。今年初已在房山周口店拍下了一綜合地塊,折合樓面價3529元/平方米。
而接近恒大的相關人士處表示,恒大在北京積累了豐富的自住房開發經驗,而成本控制也是恒大的優勢。據悉,恒大北京今年的銷售目標是80億元,上半年已認購簽約近50億元,其中兩個自住房項目貢獻頗多,下半年恒大還將推出位于大興義和莊的恒大翡翠華庭自住房。
高價地能否攪動市場?
目前市場反應平淡,多項目銷售壓力仍大
“房山此次高價地的成交,對于區域樓盤去化具有一定推動作用,但是對于價格提升基本沒有作用。”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由于在售項目眾多,造成購房者可選擇面的加大,區域內部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各項目都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不利于區域整體成交量的復蘇。
“房山區之前供應的部分商業用地,由于區域里沒有商業配套,很難打造成寫字樓等商辦產品,因此才演變成商住產品。此類產品的潛在供應量巨大,去化壓力也不小。”郭毅指出。
同時,據亞豪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房山樓市回暖的速度相較通州和大興明顯偏慢。截至7月15日,房山區共成交純商品住宅4609套,而通州和大興則各成交了6168套和5337套。從整體的均價水平上,房山也低于通州和大興,截至7月15日,房山區純商品住宅的整體成交均價為20061元/平方米,而大興是27423元/平方米,通州也在22177元/平方米。另外,截至目前,房山還有10224套純商品住宅待售,按此前6個月房山純商品住宅成交的均值來計算,這一庫存的消化周期為15個月。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北京整體市場來看,售價在2萬元/平方米左右的剛需盤最集中的區域就在房山,隨著這一類產品存量的進一步消化,房山區域未來的價格水平極有可能會水漲船高。
老項目能否解套?
區域缺乏配套和人氣,老項目去化還需時間
時隔近一年,房山再現高價地,原有的高價地項目能順利解套嗎?在業內人士看來,天恒的地價并沒有創下房山新“地王”,除了長陽板塊在萬科、首創兩大開發商的打造下已初具人氣,其他板塊如大學城等由于仍然缺乏配套和人氣,老項目的入市、去化還需時間。
據悉,2013年-2014年土地市場火熱時,五礦、遠洋、萬年基業、首創等房企在房山頻頻砸錢買地,樓面價在15000元-23000元/平方米之間,這波高價地在拿地近2年后也在陸續入市。
如距離地鐵良鄉大學城站約1.5公里的新盤五礦·銘品,2013年8月成交時的樓面地價為17500元/平方米,今年1月取證后推遲到6月才入市,目前的簽約價不到25000元/平方米。記者在探訪時,項目銷售人員直言“現在是虧本賣,后期肯定要漲回來”。
遠洋春天著也頗為尷尬。2014年1月,遠洋拿下該地時商品房樓面價達18600元/平方米,項目從2014年底就開始蓄客,但至今未開盤。銷售人員表示,一期預計推出4.2米的loft精裝產品,售價或為21000元-22000元/平方米,算上建筑、裝修等成本,開發商并沒有太多利潤。
郭毅表示,房山的新盤供應規模過于集中,由于配套滯后,仍是以剛需為主力市場,但目前剛需市場上基本已經變成政府導向的自住型商品房市場,雖然近期由于樓市回暖房山的成交也上升,但消化庫存需要一個周期。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方王洋 自曾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