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場預計將有30個項目入市。入市項目雖多,商品住宅供應仍難以上漲。由于近期入市新項目多為2014年取得土地,其中多包含自住房及配建公租房、限價房,純商品住宅面積被大幅擠壓,直接導致了新增純商住宅供應的嚴重不足。
商品住宅市場供應下滑,也刺激了商住類項目的積極入市。8月預計入市項目中,商住項目高達13個。對此,業內觀點表示在北京依然限購的背景之下,“不限購”的商住項目,吸引了部分首置型剛需人群及大量投資型需求的關注。
30盤入市
房企加速出貨
進入8月份,樓市已進入下半年銷售周期的重要節點。據統計,8月北京預計30個項目入市,其中包括首開萬科城市之光、首創·禧瑞墅、嘉誠中心等13個純新盤,以及包括領秀翡翠山、五礦萬科·如園、龍湖長城源著等在內的17個老項目后期。
在房山,天恒樂墅預計將于8月入市,項目由4棟雙拼和21棟疊拼組成,聯排約250平方米,疊拼上疊約180平米,下疊約200平米,共計256套。據項目相關負責人董良介紹,目前該項目客群多為房山本地地緣性客戶,還包括了海淀、豐臺、石景山三個大片區的外溢客戶,以及大興區域西部客戶和京西市區客戶。
在通州土橋,金隅78墅最后的產品也將推出,建筑面積240-350平米,價格為900萬-1100萬/套,預計2015年入住。據該項目負責人鄭亮介紹:“項目獨立電梯入戶,獨立院落,超大9米寬客廳,吸引購房人。6月開盤至今已銷售60余套房源,去化近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去年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的影響,2015年房企對銷售目標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仍然有部分房企將在完成年度目標上承壓。如綠地今年年初喊出了2800億元的年度目標,但是上半年完成度僅為28.2%。
對此,中經聯盟秘書長陳云峰表示,部分上半年業績完成度不高的房企,下半年將會承受較大的銷售壓力。在全國二三線城市去化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銷售業績則尤為重要。
土地配建 擠壓住宅供應
雖然已進入下半年銷售周期的重要節點,但八月項目預計入市量仍在30個的關卡徘徊。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認為,這都是“土地惹的禍”。
項目的供應要倚賴于土地的供應,從近期的土地項目周轉率來看,今年入市項目多為2014年取得土地。而在2014年成交的52宗宅地當中,有高達31宗包含自住房配建,另外公租房與限價房的配建也占據不少份額,2014年成交的52宗宅地中不含任何配建的僅有4宗。
對此,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表示,以自住房為代表的保障房競建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成為土地出讓的標配,使得純商品住宅用地的空間被大幅擠壓,大量項目甚至出現自住房及保障房為主、商品房為輔的局面,這也直接導致了新增純商住宅供應的嚴重不足。
而進入到2015年之后,這一局面變得愈發嚴峻,尤其是在最近兩月的土地成交中,甚至出現多宗全部競建為自住房或限價房的宅地,由此未來商品住宅市場將面臨更加嚴峻的供應形勢。
住宅供需失衡 商住集中放量
據北京市住建委數據顯示,截至23日,7月北京純商品住宅市場(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共實現成交6842套,相比上月同期分別增加26%。亞豪機構總監郭毅預計7月全月純商住宅成交量將達到8000套,并創下2015年月度成交量新高。
與此同時,7月截至23日北京純商品住宅市場(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僅新增住宅產品2950套,供需比為1:2.3,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市場供需失衡的現象也刺激了商住類項目的積極入市。8月預計入市的30個項目當中,商住項目高達13個。
對此,高姍分析認為,在北京依然限購的背景之下,商住項目“不限購”的優勢毋庸置疑,吸引了大量投資型需求的關注。“北京整體房價已上漲到一定程度,六環外都超過2萬元/平方米,商住項目的“低價”特性也吸引了部分首置型剛需人群的購買。”她告訴記者。
陳志則表示,由于土地拍賣方式所導致的自住房與豪宅為主導的二元模式下,具備居住功能的商住類項目也將成為市場的有力補充。
本報記者 崔陸鵬
8月部分計劃開盤項目
項目名稱
泰禾中央廣場
遠洋新天地
首開萬科城市之光
中國鐵建·順鑫匯
嘉誠中心
領秀翡翠山
京投銀泰·琨御府
預計售價(元/平方米)
160萬元/套起
33000
30000起
24000
23000
26000-28000
105000
物業類別
商住
商住
普通住宅
商住
商住
普通住宅
普通住宅
戶型面積
45-160平方米LOFT
42-73平方米
89、91平方米三居
45-69平方米,層高4.5米
40-70平方米開間
160平方米三居
156平方米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