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辦之王、地標性建筑締造者,這些高大上的稱呼讓地產大鱷綠地集團聽起來“棱角分明”。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去年綠地銷售額超越萬科登上業內一哥寶座的歷程中,商辦產品的貢獻確實功不可沒。
綠地集團2014年公布數據顯示,全年預銷售收入中,住宅占46%,另外的54%都來自商辦類產品。
在綠地商辦品類不斷攻城略地的背后,是經驗老道、實戰經歷豐富的設計師團隊。綠地在商辦品類設計上不斷完善和追求完美的過程,被他們稱作“思想家”。
“我們‘思想家’的概念體現在商辦景觀體系中,而這個概念又主要以人文關懷和智能化為主。”清華大學建筑系出身的綠地京津事業部技術部負責人許茗劼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取樣調研結果中,我們發現這商辦類的地產項目還是有很多細節化和人性化的需求的。
據綠地京津事業部技術部景觀設計工程師耿曉磊介紹,CBD上班族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上班族中的90后群體對工作環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掙取面包固然重要,但是享受它的甜美更加重要。”他說,上班族對商辦寫字樓的交通、戶外辦公空間、辦公環境人性化、智能辦公、綠色環保等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舉個例子,很多員工都希望能通過便捷的通道盡快進入辦公區域;項目本身提供合理的停車場地和信息提示系統;辦公戶外環境中能有不錯的場所,可以談談人生和理想;或者有可坐可臥的座椅,以及充電設備和無線網絡覆蓋等。
客戶為王的時代,看似邊緣化的需求,或許正是幫助開發商俘獲更多業主芳心的“致命誘惑”。
耿曉磊坦言,不斷改進項目設計,進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也正是我們“思想家”的終極目標;針對上班族對戶外環境的新追求,通過先進的技術和智能化設施,采取微創新和顛覆性升級的結合,最終增加上班族的幸福指數。
“當然,量化的工作則顯得就比較瑣碎。” 耿曉磊還表示。
在建筑體自身的設計中,綠地引入了區位日照、風環境和聲環境的模擬數據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我們會選取適用的景觀植被種類和綠化方案。” 耿曉磊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公共空間上,我們也會在戶外辦公、中心花園、屋頂花園等細節方面進行改進。軟件方面,綠地還在停車預約、無線網絡覆蓋、無死角監控等項目上做足了功課。
另外,作為一直奉行環保節能理念的綠地,在商辦項目環保上的思路也十分清晰。“我們會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雨水收集系統、雨水花園景觀、垃圾分類、自然光資源利用等環保項目,提高每個項目的環保指數。”許茗劼說。
據了解,正在建設的綠地北京石景山古城地鐵站的商辦產品會成為該套新體統的第一個落地項目。
“我們正在把‘思想家’概念升級為執行標準,而這個細化的標準里面包括很多細節。標準化成熟后,集團會把這種標準推廣到所有的商辦項目上;但在推廣的過程中,因地制宜的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 許茗劼還向中國經濟網記者透露,其實,綠地在北京房山項目的設計上,已經采取了部分的理念;就目前反饋情況而言,用戶認可度明顯較高。
毫無疑問,北京古城項目會成為國內商辦項目的新標桿,而‘思想家’體系更會成為綠地商辦品類的新起點。許茗劼話鋒一轉,“‘思想家’,也算是我們這群搞建筑設計師的一種人文情懷吧。”(記者 郭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