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審計署昨日發布了對2015年7月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公告,22個省及2個部門存在資金沉淀和土地閑置問題,涉及資金564.47億元、閑置土地3.6萬公頃。此外,7月份的跟蹤審計還發現了部分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緩慢、個別部門和地區未按規定落實簡政放權要求等問題。
7省閑置土地總面積3.6萬公頃
7月,審計署對29個省份、29個中央部門和7個中央企業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抽查了451個單位、229個項目,涉及中央財政資金981.83億元。
審計發現,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清理盤活存量資金和閑置土地等方面力度還不夠,有的政策措施落實和簡政放權不到位,部分重點建設項目推進緩慢。22個省及2個部門存在資金沉淀和土地閑置問題,涉及資金564.47億元、閑置土地3.6萬公頃。其中還有部分清理確認、收回的存量資金未及時安排使用,甚至形成了二次沉淀的問題,審計署稱,“這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
審計發現,10個省清理收回作“暫存款”管理的228.39億元存量資金未及時安排,至6月底形成的實際支出不足三成,剩余161億元。
這10個省分別為廣西、貴州、寧夏、青海、陜西、四川、重慶、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像陜西省本級財政2015年清理收回金額為22.41億元,至今年6月僅安排支出0.11億元,存量資金達22.30億元。
此外,審計發現,截至6月底,北京、天津、河北、安徽、江西、湖北和福建7個省閑置土地總面積3.6萬公頃,其中安徽省閑置土地面積最大,為1.66萬公頃。
東北三省存量資金未及時盤活
審計署還表示,黑龍江、吉林、遼寧省存在財政存量資金未及時盤活,部分中央專項資金安排下達不及時的問題。此次審計抽查了黑龍江、吉林和遼寧3省本級,3個省會城市本級及黑龍江省甘南縣、吉林省德惠市、遼寧省綏中縣。審計發現,截至2015年6月底,抽查的地區收到的2014年及以前年度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仍有38.32億元未下達,收到的2015年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有79.94億元未按規定在30日內下達;有14.97億元存量資金未及時盤活。
今年以來,東北三省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東三省GDP增速均處全國倒數5名之列。今年年初,黑龍江和吉林省政府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的通知》,遼寧省政府之前也表示,采取多項舉措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
■ 監督
整改不到位將加大追責力度
審計署表示,對前期跟蹤審計發現的問題,有關部門和地方認真整改,積極推動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取得顯著成效。2014年8月以來,通過整改,促進新開工項目728個、完工856個,還有300多個項目加快了實施進度。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審計監督效果的實現,將進一步發揮監督合力。如在今年6月國務院組織的全國第二次大督查中,國務院將2015年跟蹤審計發現的問題列為督查的重點事項,由國務院督查組親自進行現場督查,并由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對督查和審計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核查問責。
針對個別地區或部門存在對審計發現問題整改不到位的情況,還將進一步加大對跟蹤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檢查力度,督促有關部門和地方及時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通報。同時,督促相關部門和地區加大追責問責力度。
此外,還要持續公開跟蹤審計結果。對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等典型問題深度曝光,促進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
■ 焦點
18個項目建設“動作慢”被點名
涉投資502億元,多項為交通建設項目
此次審計發現,有18個項目推進慢的問題較為突出,涉及項目投資502.73億元。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項目前期論證不充分,規劃缺乏科學性與全局性,影響項目落地;二是部門間工作不協調,項目涉及地域間意見不統一,工作缺乏統籌,影響項目順利推進。
18個項目中多項為交通建設項目,如海南省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項目為海南省公路交通“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2012年8月取得海南省發展改革委立項批復,計劃總投資47.96億元,計劃建設工期為2013年至2015年。因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國土資源廳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至2015年5月才完成全部土地預審資料報送,2015年6月通過國土資源部用地預審。至2015年7月底,該項目尚未取得可研批復。
此外,貴陽和太原的兩個地鐵項目也因進展緩慢被審計署點名。
貴陽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是貴州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點項目,計劃于2014年9月底前開工,總投資194.59億元。截至2015年6月底,該項目仍處于征地階段,已到位的1.09億元銀行貸款資金閑置。
2013年8月,山西省發展改革委批復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9月批復該項目首開段工程初步設計,2014年4月批復該項目總體工程初步設計,計劃總投資185.15億元,項目資本金64.8億元由太原市政府承擔,其余120.35億元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建設期為2013年至2018年。2013年11月,該項目首開段工程開工建設。因太原市政府承擔的項目資本金不到位,該項目于2014年9月暫停施工,直至2015年5月才復工。截至2015年6月底,太原市財政局僅撥付項目資本金4524.9萬元,工程實際僅完成投資1.54億元(占總投資的0.83%),建設進展遲緩。
■ 曝光案例
吉林四平虛報棚改完成量
棚戶區改造項目是我國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2013年至2017年全國計劃改造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使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在穩增長等政策貫徹落實跟蹤審計時發現,2014年,吉林省下達的四平市D級危房及城市棚改項目任務涉及4個地塊,棚戶區改造開工任務共計9365套,計劃投資18.34億元。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當年11月上報吉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全部完成,并作為年度開工任務完成量上報住建部,實際多報8165套,占年度任務的87.2%。
審計指出此問題后,四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于2014年底又編造已完成基礎打樁6938套、其余1227套預計2015年1月20日前完成打樁等情況上報吉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跟蹤審計發現,至2015年5月13日,仍有6356套未開工,四平市多報完成整改量5129套。
今年8月,吉林省政府對四平市、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8名責任人給予相應的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并責成相關部門作出深刻檢查。
■ 背景
國務院多次部署盤活存量資金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是當前財政管理中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是用足用活積極財政政策的關鍵舉措。國務院高度重視財政存量資金和閑置土地的盤活問題,多次部署相關工作。7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要求各級財政將已收回沉淀和違規資金2500多億元,加快統籌用于急需領域;國務院將239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存量資金調整用于在建重大項目;對閑置土地處置不力的收回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此次跟蹤審計將財政存量資金和閑置土地盤活情況作為重點關注內容,是落實國務院工作部署的具體舉措,也體現了跟蹤審計的時效性。
本版采寫/新京報見習記者 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