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至11日,第十四屆中國住宅建筑工業化博覽會在京隆重召開,本次展會主題為“以明日之家為引領,促進創新轉型發展”,設有千余個展位,吸引了眾多企業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本次展會參展商之一、國內鋼結構行業首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說:“杭蕭鋼構可以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作為綠色建筑的典型代表,鋼結構建筑除了可以緩解上述環境污染問題外,其與傳統的混凝土結構材料相比,重量比合理、抗震性能好、施工質量優、空間布局靈活及節能環保等優勢十分明顯。
身兼建筑產業化和綠色建筑“雙重身份”,“輕、快、好、省”的鋼結構建筑在市場上可謂是如魚得水?!捌鋵崳摻Y構在體系、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包括效率高、速度快、節能等。我非常想推鋼結構的產業化,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弊》亢统青l建設部副部長王寧在參觀杭蕭鋼構展臺時表示。希望未來鋼結構在隔音、防火、響動等涉及到使用功能的問題,這些配套細節的節點上,關鍵技術要突破,形成系列的產業化的要求。
據悉,杭蕭鋼構最新研發的“鋼管束組合剪力墻結構住宅體系”在住博會上亮相,已申請專利并投入使用。該體系具有社會化貢獻、低成本建造、短交期交付、使用壽命長等優勢,實現“藏鋼于民”等建筑產業現代化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要求。
據介紹,發達國家的產業化建筑比重一般高達60%—70%。相比之下,國內的住宅建設產業化仍處于較低水平,但政策杠桿如今在市場上無處不在。截至目前,超過20多個省市出臺了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指導意見方案,迎接這一巨大的行業升級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