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羅杰·費德勒)Roger!”北京時間昨天上午,當瑞士天王費德勒在阿瑟·阿什球場舉起美網亞軍的銀盤子,全場球迷便開始不停地高呼他的名字。亞軍的銀盤子?是的,你沒看錯,費德勒舉起的是美網亞軍的銀盤子,不是冠軍獎杯。
美國當地時間9月13日深夜,德約科維奇以6:4、5:7、6:4、6:4擊敗費德勒,繼2011年后第二次贏得美網冠軍。這同時也是他職業生涯第10個大滿貫冠軍。然而這一切并沒有幫助他征服23000名現場觀眾的心,因為球迷的心早已被費德勒占有!
“這樣的情況,我已經習慣了,全世界都是羅杰(費德勒)的主場。”德約科維奇似乎早就習以為常。
尷尬境地 失誤時才能贏得掌聲
“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比賽,”美國網球名宿麥肯羅說。當然,他指的并不是場上的比分,昨天的全場球迷都在為34歲的費德勒加油。當費德勒打出精彩的制勝分時,全場球迷的歡慶聲幾乎要掀翻球場。而當德約科維奇得分時,滿場響起的都是噓聲。“盡管這樣有些不禮貌,但沒辦法,所有人都太愛羅杰了,都希望羅杰能在美網捧起他的第18座大滿貫獎杯。”作為解說嘉賓的麥肯羅表示,在比賽時,他也在無原則地支持費德勒。
其實,這還不是德約科維奇最差的境遇。今年3月在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對陣費德勒的決賽中,德約科維奇搶七局發出三個雙誤葬送第二盤后,全場竟然歡聲雷動。類似的狀況時常出現在塞爾維亞人對陣費德勒甚至納達爾的比賽中。
拿下美網冠軍卻無法征服現場球迷,德約科維奇盡量掩飾沮喪。在奪冠發布會上,他難免被問到球迷和噓聲:“我不能坐在這里抱怨觀眾。相反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支持的是一位偉大的球員,他這些年來的成功,他場內外的舉止都配得上這些。幾乎我和羅杰的所有比賽,他都能贏得更多球迷的支持。”
德約科維奇承認,每一次和費德勒的比賽,他都做好了對抗場邊壓力的準備。
事出有因 打法單調加之生不逢時
十年前,德約科維奇嶄露頭角時,留給人們的印象是他那竭力搞笑的模仿秀和愛出風頭的性格。此后他的成績和排名水漲船高,但人氣卻沒有與之相應的提升。
至于原因,比利時網壇名宿馬里斯代表了很多人的觀點,“我最愛看費德勒的比賽,但我不是德約科維奇的球迷,他的打法太過單調。”
全滿貫得主、名宿維蘭德進一步解釋了德約科維奇人氣不高的原因,“納達爾和費德勒是頭兩位能夠真正得到體育界主流認可的網球選手。”維蘭德認為,塞爾維亞人贏得了尊重,但還沒有得到像費納一樣的認同度,“至少現在還沒有。費德勒和納達爾的生活方式、外在形象,以及每次在球場上奉獻的精彩表現,就像是滾石樂隊的演唱會。我更多地把諾瓦克看作一位獨立的藝術家——他不可捉摸,而他的粉絲都是死忠的支持者。”
其實除了過于單調的打法,德約科維奇更應該感慨生不逢時。
過去五年費德勒和納達爾的經典對決已將網球提升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德約科維奇最大的挑戰是超越這個高度。尷尬的是,隨著費德勒不在巔峰,納達爾也受困傷病,塞爾維亞人始終找不到一個可以和他一起創造全新競爭時代的強勁對手。
著名的網球專欄作家格雷戈·寇奇(Greg Couch)把德約科維奇的尷尬歸結為“拉里·霍爾姆斯現象”。霍爾姆斯是后阿里時代的冠軍,但自他的時代開始后,拳擊的精彩程度也開始下滑。其實,這并不是他的錯,因為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后,他很難替代擁有偉大人格魅力和超強實力的阿里。
揚子晚報記者 黃啟元